Intel 微处理器的段机制是从8086 开始提出的, 那时引入的段机制解决了从CPU 内部 16 位地址到20 位实地址的转换。为了保持这种兼容性,386 仍然使用段机制,但比以前复杂。 因此,Linux 内核的设计并没有全部采用Intel 所提供的段方案,仅仅有限度地使用 了一下分段机制。这不仅简化了Linux 内核的设计,而且为把Linux 移植到其他平台创造了 条件,因为很多RISC 处理器并不支持段机制。但是,对段机制相关知识的了解是进入Linux 内核的必经之路。
第一部分 Linux下ARM汇编语法尽管在Linux下使用C或C++编写程序很方便,但汇编源程序用于系统最基本的初始化,如初始化堆栈指针、设置页表、操作 ARM的协处理器等。初始化完成后就可以跳转到C代码执行。需要注意的是,GNU的汇编器遵循AT&T的汇编语法,可以从GNU的站点(www.gnu.org)上下载有关规范。
例1,假如现在有head.c init.c nand.c main.c这4个文件:
与硬件相关的代码全部放在 arch(architecture 一词的缩写,即体系结构相关)目录下。
目标: (1)创建Source Insight 工程,方便后面分析如何启动内核的 (2)分析uboot传递参数,链接脚本如何进入stext的 (3) 分析stext函数如何启动内核: (3.1
摘 要:本文通过解剖Linux操作系统的虚拟存储管理机制,说明了Linux虚拟存储的特点、虚拟存储器的实现方法,并基于Linux Kernel Source 1.0,详细分析有关虚拟存诸管理的主要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
在了解了共享对象的绝对地址的引用问题后,我们基本上对动态链接的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的问题是整个动态链接具体的实现过程了。动态链接在不同的系统上有不同的实现方式。ELF的动态链接的实现方式会比PE的简单一点,在这里我们先介绍ELF的动态链接过程在LINUX下的实现,最后我们会专门的章节中介绍PE在Windows下的动态链接过程和它们的区别
那么多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要学习哪种风格呢?答案是肯定的,学习GNU风格的汇编代码,因为做Linux驱动开发必须掌握的linux内核、uboot,而这两个软件就是GNU风格的。
从启动引导程序 bootloader(uboot)跳转到 Linux 内核后,Linux 内核开始启动,今天我们分析一下 Linux 内核启动入口。
先讲一个作者大约5-6年前我在某当时很火的一个应用分发创业公司的面试小插曲,该公司安排了一个刚工作1年多的一个同学来面我,聊到我们项目中的配置文件里写的一个开关,这位同学就跳出来说,你这个读文件啦,每个用户请求来了还得多一次的磁盘IO,性能肯定差。借由这个故事其实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虽然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计算机科班出身,代码也写的很遛。但是在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问题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够透彻。
C语言一般提供三种预处理功能:宏处理、文件包含、条件编译。头文件防卫式申明中会用到条件编译中 #ifndef、#define、#endif 的用法。所以,首先价绍下条件编译。
先来分析一个简单的.lds链接脚本 例1,假如现在有head.c init.c nand.c main.c这4个文件: 1.1 首先创建链接脚本nand.lds: 1 SECTIONS { 2
1, 编译器编译源代码生成的文件叫做目标文件。 从结构上说,是编译后的可执行文件,只不过还没有经过链接 3.1 目标文件的格式 1,可执行文件的格式: Windows下的PE 和 Linux下的ELF 2,从广义上说,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的格式几乎是一样的,所以广义上可以将目标文件与可执行文件看成是一种类型的文件。 3,可执行文件,动态链接库,静态链接库都按照可执行文件格式存储(Windows下是 PE-COFF格式,Linux下是ELF格式)。 4,Linux下命令: $: file ***
注:本分类下文章大多整理自《深入分析linux内核源代码》一书,另有参考其他一些资料如《linux内核完全剖析》、《linux c 编程一站式学习》等,只是为了更好地理清系统编程和网络编程中的一些概念性问题,并没有深入地阅读分析源码,我也是草草翻过这本书,请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参考相关资料。此书出版较早,分析的版本为2.4.16,故出现的一些概念可能跟最新版本内核不同。
一. 异常向量表 1. 异常相关概念 (1) 异常 (2) 异常类型简介 2. 异常处理 (1) 异常处理 二. 异常向量表代码编写 1. 初始化异常向量表模块代码 2. 链接器脚本 3. Makefile 编译脚本 4. 编译输出可执行文件 本博客的参考文章及相关资料下载 : 1.ARM 架构参考手册 ( ARM Architecture Reference Manual ) : 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han1202012/8324641 2.汇
当各位读者看到本次文章的标题,你可能会比较熟悉堆、栈的用法,因为在你学完了c语言后,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一点数据结构(但是这里要讲的与数据结构里面的堆和栈还是有点差别的,本次分析这个是从内存分配的角度去看,不是从的数据结构特点去看,而且在笔试面试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种题目,让你说出他们的区别来。自己亲身体会,遇到了好几次)。后面的数据段、代码段、bss段,可能你平时没有怎么细心总结,现在你可能还真讲不出他们的区别来,不信的话,读者在看到这里可以先暂定一下,在自己以往写了那么多的代码,仔细回忆看看他们有啥区别,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读者可以继续随着我笔步往下看,当你看完或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是这样啊。是的,确实是这样的,包括自身在写这篇文章开始之前,我也讲不出来他们的区别(这里是昨天一个网友在我自己建的一个技术交流群里。提出了一个关于数据初始化的问题,如下图,正如你所见这个可能比较简单,但是要理解这里面的知识点,还是要花点时间来总结一下的):
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功能强大的高级语言的出现,在服务器计算能力不是瓶颈的条件下,很多同学会选择开发效率高,功能强大的虚拟机支持的高级语言(Java),或者脚本语言(Python,Php)作为实现功能的首选,而不会选择开发效率低,而运行效率高的 C/C++ 作为开发语言。而这些语言一般情况下是运行在虚拟机或者解释器中,而不需要直接跟操作系统直接打交道。 虚拟机和解释器相当于为高级语言或者脚本语言提供了一个中间层,隔离了与操作系统之间进行交互的细节,这为工程师们减少了很多与系统底层打交道的麻烦,大大提高了工程师的
每个目标文件都有好多个段,目标文件在被链接成可执行文件时,输入目标文件中的各个段如何被合并到输出文件?
在 《漫画解说内存映射》一文中介绍过 虚拟内存 与 物理内存 映射的原理与过程,虚拟内存与物理内存进行映射的过程被称为 内存映射。内存映射是硬件(内存管理单元)级别的功能,必须按照硬件的规范设置好内存映射的关系,进程才能正常运行。
在多任务操作系统中,每个进程都运行在属于自己的内存沙盘中。这个沙盘就是虚拟地址空间(Virtual Address Space),在32位模式下它是一个4GB的内存地址块。在Linux系统中, 内核进程和用户进程所占的虚拟内存比例是1:3,而Windows系统为2:2(通过设置Large-Address-Aware Executables标志也可为1:3)。这并不意味着内核使用那么多物理内存,仅表示它可支配这部分地址空间,根据需要将其映射到物理内存。
GRUB2(GRand Unified Bootloader 2)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广泛使用的引导加载器。它继承了GRUB的灵活性和强大功能,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高度可配置和扩展的平台,用于引导多种操作系统。本文将深入探讨GRUB2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常见应用场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GRUB2。
就像windows一样,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用户来登录系统,linux也是如此。linux默认用户是root,权限很大,我们不希望权限过大以免出现差错,或多人使用时需要不同的权限和账号。
简单总结下C++变量在内存中的布局和可执行文件相关的知识。暂未涉及虚函数,虚函数表,类的继承和多态等C++对象的内存模型。对象的内存模型推荐经典书籍《 深度探索C++对象模型》,豆瓣评分9.1。
进程定义:所谓进程是由正文段(Text)、用户数据段(User Segment)以及系统数据段(System Segment)共同组成的一个执行环境。它代表程序的执行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实体。
今天开始分享C语言里面的存储类型、作用域、生命周期、链接属性等知识点,我们写完一个程序,不只说知其,更要知其所以然。
饭是一口一口的吃,计算机也是一步一步的发展,例如下面这张英特尔公司的 CPU 型号历史:
在一次项目中, 需要进行嵌入式操作系统选型, 需求就是选择一款OS,既能满足当下项目的需要,又要考虑公司未来对物联网应用的扩展能力,对比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开源操作系统,诸如FreeRTOS,RTX,UCOS,RT-Thread,contiki等, 最终确定了一款IoT OS:RT-Thread(遵循 Apache License 2.0 开源许可协议)。事实证明,这款操作系统也为公司物联网产品设计提供了很大便利,这里介绍其中一个我认为非常有用的组件FinSH,也正是深刻体会到了FinSH在程序应用开发中的便利, 使我下定决心将其移植到Linux平台,为我在linux平台的项目添上一个炫酷的操作接口,在此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
在日常开发中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问题上,我觉得可能大多数人其实并没有真正理解,或者理解的不够透彻。不信我们来看以下一段简单的读取文件的代码:
一、Linux内核的组成 相关概念: Linux系统的组成部分:内核+根文件系统 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就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相互通信,交换信息的方法。Linux IPC基本上都是从Unix平台上继承而来的。主要包括最初的Unix IPC,System V IPC以及基于Socket的IPC。另外,Linux也支持POSIX IPC。 运行中的系统环境可分为两层:内核空间、用户空间
几乎每个Linux驱动都有个module_init(与module_exit的定义在Init.h (/include/linux) 中)。没错,驱动的加载就靠它。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宏?原因是按照一般的编程想法,各部分的初始化函数会在一个固定的函数里调用比如:
Win脚本在Linux执行会报错,由于换行符定义不同,需要将windows文件 转换成 unix文件
一、Linux内核的组成 相关概念: Linux系统的组成部分:内核+根文件系统 内核: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网络协议栈、文件系统、驱动程序。 IPC(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进程间通信):就是指多个进程之间相互通信,交换信息的方法。Linux IPC基本上都是从Unix平台上继承而来的。主要包括最初的Unix IPC,System V IPC以及基于Socket的IPC。另外,Linux也支持POSIX IPC。 运行中的系统环境可分为两层:内核空间、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4688145/article/details/50615579
网络发现是zabbix最具特色的功能之一,它能能够根据用户事先定义的规则自动添加监控主机或服务等,Zabbix的网络发现功能可以基于: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加电自检(power-on-self-test)用来检查各硬件是否正常工作,如 cpu、内存、显卡、硬盘、键盘等。加电自检的过程是通过主板上的 ROM 芯片(CMOS)所定义的程序来实现的,CMOS 可以做一些设定,是通过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实现的,如选择计算机由哪块设备进行引导。
安装版本:VMmare workstation pro kali_Linux 安装环境:Window10
早期时,启动一台计算机意味着要给计算机喂一条包含引导程序的纸带,或者手工使用前端面板地址/数据/控制开关来加载引导程序。尽管目前的计算机已经装备了很多工具来简化引导过程,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对整个过程进行必要的简化。
/proc/kallsyms会显示内核中所有的符号,但是这些符号不是都能被其他模块引用的(绝大多数都不能),能被导出的是符号的类型是大写的那些(例如T,U)。
对于c语言当中,你好像没有看到有关于字符串定义的关键字,不像我们常规的整型、浮点型、字符类型、指针、数组、结构体等数据类型,都能够一眼就能看出他们是什么数据类型,但是如果你对c语言理解不是很深的话,那你可能就不能"享受"到这里面的"美味"用法了,既然标题都标注了这个,我也不卖关子,下面会有总结分享的。说完了c,那么对于我们的c++来说,它定义字符串就简单多了,因为有关键字来定义,你一看就知道。那么下面大家就随着我的笔步一起来看看究竟吧!
大家肯定都知道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通常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三类。高级语言需要通过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而翻译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编译型,另一种是解释型,因此我们基本上将高级语言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编译型语言,例如C,C++,Java,另一种是解释型语言,例如Python、Ruby、MATLAB 、JavaScript。
linux系统上使用gcc生成可执行程序:gcc -g -W helloworld.c -o helloworld
链接是将各种代码和数据片段收集并组合为一个单一文件的过程,这个文件可以被加载到内存中执行。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