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们的Android系统启动的过程就是架构图中从下往上运行加载的过程,这里有一张关于Android系统启动过程的总结图(图片来自参考链接gityuan.com),大家可以先看看:
我们常常说到的操作系统有Linux、Windows、mac OS等等,手机的安卓系统就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从内核的角度分为宏内核和微内核,Linux是典型的宏内核的操作系统,Windows是典型的微内核操作系统。
arch:包含和硬件体系结构相关的代码,每种平台占一个相应的目录,如i386、arm、arm64、powerpc、mips等。Linux内核目前已经支持30种左右的体系结构。在arch目录下,存放的是各个平台以及各个平台的芯片对Linux内核进程调度、内存管理、中断等的支持,以及每个具体的SoC和电路板的板级支持代码。
简介 Linux内核中进程调度的核心是选择哪个任务在哪个CPU上运行,解决各个进程之间能够公平的共享CPU资源,同时需要确认进程需要占用CPU时间,确定下一个需要运行的进程。负载均衡的核心是各个CPU之间空闲和繁忙不均衡,提供系统整体的计算吞吐量。 每个CPU上会运行一个进程的调度队列,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个CPU上的任务多,另外一个CPU上的任务少的情况,这就需要将繁忙的CPU将任务转移到空间处理器上从而避免某些CPU负载不够的情况. 一个NUMA计算机可以拥有多个Node,一个Node可以有
作为一名程序员,肯定不仅仅限于使用API文档,因为浮于表面是远远不够的。进阶学习的阶段,需要我们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深入阅读Android源码,学习优秀的代码风格和设计思想,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
image.png 头图是加拿大lake simcoe自然风光,非常漂亮,基本没有中国游客,适合深度游。 这是操作系统底层技术第二篇,前一篇是《Codegen技术学习》 CPU亲和性 简单地说,CPU亲和性(affinity)就是进程要在某个给定的CPU上尽量长时间地运行而不被迁移到其他处理器的倾向性。 Linux内核进程调度器天生就具有被称为软CPU亲和性(affinity)的特性,这意味着进程通常不会在处理器之间频繁迁移。这种状态正是我们希望的,因为进程迁移的频率小就意味着产生的负载小。2.6版本的L
前面我们了解到了0号进程是系统所有进程的先祖, 它的进程描述符init_task是内核静态创建的, 而它在进行初始化的时候, 通过kernel_thread的方式创建了两个内核线程,分别是kernel_init和kthreadd,其中kernel_init进程号为1
原文地址:牛客网论坛最具争议的Linux内核成神笔记,GitHub已下载量已过百万
Android系统庞大且错综复杂,今天小编将带领大家初探Android系统整体架构,一窥其全貌。
这本书属于学习Linux内核原理必读推荐书目之一!对Linux内核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细致的说明,也有具体实现部分的介绍,结合源码能很好的理解Linux内核;
软中断分析最近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总结内核相关的一些东西。上次更新博客到了linux内核中断子系统。这次总结一下软中断,也就是softirq。之后还会总结一些tasklet、工作队列机制。 1.为什么要软中断 编写驱动的时候,一个中断产生之后,内核在中断处理函数中可能需要完成很多工作。但是中断处理函数的处理是关闭了中断的。也就是说在响应中断时,系统不能再次响应外部的其它中断。这样的后果会造成有可能丢失外部中断。于是,linux内核设计出了一种架构,中断函数需要处理的任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在中断处理函数中执
01 公司简介 安芯网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专注于内存安全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政府、金融、运营商、军工、教育、医疗、互联网及大型企业等行业客户提供新一代高级威胁实时防护端点安全解决方案。安芯网盾拥有赶超国际的内存保护技术,核心团队成员自2005年就专注于信息安全攻防对抗产品的研发并斩获多项国际大奖,被评为具有发展潜力和行业价值的网络安全新创企业。 公司是内存安全领域的开拓者和领军者,帮助企业防御并终止在业务关键应用程序中的内存/漏洞利用攻击、内存马攻击、无文件攻击等高级威胁,切实有效保障用户的核心业
本文作为Android系统架构的开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从系统整体架构角度概要讲解Android系统的核心技术点,带领大家初探Android系统全貌以及内部运作机制。虽然Android系统非常庞大且错综复杂,需要具备全面的技术栈,但整体架构设计清晰。Android底层内核空间以Linux Kernel作为基石,上层用户空间由Native系统库、虚拟机运行环境、框架层组成,通过系统调用(Syscall)连通系统的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对于用户空间主要采用C++和Java代码编写,通过JNI技术打通用户空间的Java层和Native层(C++/C),从而连通整个系统。
kworker是3.x内核引入的,kworker 指工作者线程,用来执行工作队列中的work,一般由kthreadd建立,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下Linux kworker 占用CPU过高情况。
上一篇我们讲了 Linux 系统的启动流程,本文讲解一下 Andorid 系统的启动流程。
在之前讲解驱动的时候,也讲到信号这个话题,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之前的文章(linux 异步通知《Rice linux 学习笔记》)
最新 Linux 内核是 5.15 版本。现在常用 Linux 内核源码为4.14、4.19、4.9 等版本,其中 4.14 版本源码压缩包大概 90+M,解压后 700+M,合计 61350 个文件。如此众多的文件,用 source insight 或者 VSCode 查看都会比较卡,所以可以采用在线查看的方式。
进程是指计算机中已运行的程序。进程本身不是基本的运行单位,而是线程的容器。程序本身只是指令、数据及组织形式的描述,而进程才是程序真正的运行实体。在Linux内核中,进程又称为任务(task),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可以分为用户虚拟地址空间和内核虚拟地址空间,所有进程共享内核虚拟地址空间,又各自拥有独立的用户虚拟地址空间。
或者直接在docker 文档网站上去查找最新支持的elasticsearch镜像版本
IO的阻塞与同步 IO即输入/输出(Input/Output)。每个应用系统都少不了交互,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数据,而它们的核心:IO,其性能的发展明显落后于 CPU 。对于高性能、高并发的应用系统来说,回避IO瓶颈进而提升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阻塞与非阻塞 一般来说,IO模型可以分为阻塞/非阻塞及同步/异步。先从简单的阻塞/非阻塞模型说起。 阻塞IO:用户进程发起IO操作后,必须等待IO操作完成才能继续运行。通信协议中的 Socket 编程,为了简单起见,也使用的这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会造成CPU大量闲置,系
我们看到Kworker/0:0+events占用了大量CPU,下面参考下人家的回答
x86 CPU采用了段页式地址映射模型。进程代码中的地址为逻辑地址,经过段页式地址映射后,才真正访问物理内存。
我们可以把内核想象成一个服务器,专门响应各种请求。这些请求可以是CPU上正在运行的进程发起的请求,也可以是外部的设备发起的中断请求。所以说,内核并不是串行运行,而是交错执行。既然是交错执行,就会产生竞态条件,我们可以采用同步技术消除这种竞态条件。
用户空间(User Space) :用户空间又包括用户的应用程序(User Applications)、C 库(C Library) 。
要优化Linux性能,IT团队应该检查当前正在使用的I/O调度程序,并评估诸如deadline和完全公平队列(Completely Fair Queuing)这样的替代方案选项。 如果某台Linux服务器性能不佳,通常与存储信道有关。几十年前,还相对容易进行分析,服务器拥有RAID阵列,RAID阵列的顶层存在分区并且Ext2文件系统在分区顶层运行。然而在今天的数据中心,分析存储信道就不那么容易了。 许多现代数据中心的Linux服务器运行在VMware虚拟机管理程序的顶端,与不同类型的存储区域网络(Sto
进程间通信(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则是多进程协作的基础。一般而言,IPC至少需要两方(如两个进程)参与。根据信息流动的方向,这两方通常被称为发送者和接收者。在实际使用中,IPC经常被用于服务调用,因此参与IPC的两方又被称为调用者和被调用者,或者客户端和服务端。
协程(Coroutines)是一种比线程更加轻量级的存在。协程完全由程序所控制(在用户态执行),带来的好处是性能大幅度的提升。 一个操作系统中可以有多个进程;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同理,一个线程可以有多个协程。
综述 在上一篇介绍了linux驱动的调试方法,这一篇介绍一下在驱动编程中会遇到的并发和竟态以及如何处理并发和竞争。 首先什么是并发与竟态呢?并发(concurrency)指的是多个执行单元同时、并行被执行。而并发的执行单元对共享资源(硬件资源和软件上的全局、静态变量)的访问则容易导致竞态(race conditions)。可能导致并发和竟态的情况有: SMP(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对称多处理结构。SMP是一种紧耦合、共享存储的系统模型,它的特点是多个CPU使用共同的系统总线
1)、因为我们对内核有保护机制,告诉应用程序只可以访问许可的资源,不许可的资源不可以访问。这也就是把内核层和应用程序抽象分离开, 也就是内核层和用户空间。 2)、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调用在应用程序访问内核的应用程序。 3)、binder驱动
| 导语本文主要是讲Linux的调度系统, 由于全部内容太多,分三部分来讲,本篇是中篇(主要讲抢占和时钟),上篇请看(CPU和中断):Linux调度系统全景指南(上篇),调度可以说是操作系统的灵魂,为了让CPU资源利用最大化,Linux设计了一套非常精细的调度系统,对大多数场景都进行了很多优化,系统扩展性强,我们可以根据业务模型和业务场景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去进行性能优化,在保证客户网络带宽前提下,隔离客户互相之间的干扰影响,提高CPU利用率,降低单位运算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欢迎大家相互交流学习!
cpu scheduler负责调度两种资源:线程和中断 按优先级从高到低: 1)中断:设备告诉内核它们已经处理完成:如网卡发送完成了一个packet或是硬盘完成了一个io请求。 2)内核进程: 3)用户进程: ## 1. context switches:上下文切换 大多数的处理器在同一时刻只能运行一个进程,在多核处理器中,linux内核将每一个core当作一个独立的处理器。 一个内核可以同时运行50~50000个进程。如果只有一个c
指挥linux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是linux内核。这个内核相当于linux系统的“大脑”,linux系统的就是在linux内核上发展起来的。linux高可用就是针对linux内核的。
前面的几篇文章里讨论过了进程上下文切换和系统调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我们今天再来看另外一个CPU吃货,那就是软中断。
6.音频:音频体系结构ALSA.支持USB音频和MIDI设备,并支持全双工重放功能。
本文讲解系统的进程管理相关内容,系统的进程管理是有关系统的所有进程的调度、排序、分配资源、创建、销毁等,是比较重要的内容。
理解Linux内核最好预备的知识点 Linux内核的特点 Linux内核的任务 内核的组成部分 哪些地方用到了内核机制? Linux进程 Linux创建新进程的机制 Linux线程 内核线程 地址空间与特权级别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 特权级别(Linux的两种状态) 系统调用 设备驱动程序、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网络 文件系统
本专栏,用于记录我对Linux内核源码的学习,就像STL源码的那个专栏一样,我知道阅读源码对我的意义。 愿者上钩咯,共同进步。
本文是“Linux内核分析”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会以内核的核心功能为出发点,描述Linux内核的整体架构,以及架构之下主要的软件子系统。之后,会介绍Linux内核源文件的目录结构,并和各个软件子系统对应。
过去,当一个信号被发送后,除了知道发生了一个信号之外,处理函数对于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现在内核可以给处理函数提供大量的上下文,甚至信号能传递用户定义的数据,跟后来更高级的IPC通信机制一样。
1、系统管理:账号管理、增删硬件、执行备份、安装和更新软件、监视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安全 2、sort -t: -k3,3 -n /etc/passwd
倪继利著 2005年8月出版 ISBN 7-121-01518-5 900页 88.00元(估价)
Linux内核的作用是将应用程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目前支持模块的动态装卸(裁剪)。Linux内核就是基于这个策略实现的。
用了这么久的docker,对docker的实现原理挺感兴趣的,在对Linux下docker的实现原理了解之后,我没有用过Windows下的docker,更加好奇Windows下的docker是如何实现的(它并不开源),问了问owefsad师傅,说是可能用到了hyperV,那么可能类似Vmware吗?不知道啊。
Linux 内核的 " 进程调度 " 是按照 设计好的调度算法 安排的 , 该算法对应的功能模块 称为 " 调度器 " , 英文名称是 Scheduler ;
导语:掐指一算自己从研究生开始投入到Linux的海洋也有几年的时间,即便如此依然对其各种功能模块一知半解。无数次看了Linux内核的技术文章后一头雾水,为了更系统地更有方法的学Linux,特此记录。 历史 1991年,还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上学的Linus Torvalds在自己的Intel 386计算机上开发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个程序,并利用Internet发布了他开发的源代码,将其命名为Linux,从而创建了Linux操作系统,并在同年公开了Linux的代码,从而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之后的将近30
1.从技术层面讲,内核是硬件与软件之间的一个中间层。作用是将应用层序的请求传递给硬件,并充当底层驱动程序,对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和组件进行寻址。
导语:掐指一算自己从研究生开始投入到Linux的海洋也有几年的时间,即便如此依然对其各种功能模块一知半解。无数次看了Linux内核的技术文章后一头雾水,为了更系统地更有方法的学Linux,特此记录。 历史 1991年,还在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上学的Linus Torvalds在自己的Intel 386计算机上开发了属于他自己的第一个程序,并利用Internet发布了他开发的源代码,将其命名为Linux,从而创建了Linux操作系统,并在同年公开了Linux的代码,从而开启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在之后的将近30年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