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也是跨过了处理机管理,来到内存管理的内容了。目前基本存储管理这一章还差分页、分段以及段页三种管理方式没有学,之所以在学之前来写这一篇文章,主要是觉得这一章的内容过于零碎了,不易成逻辑又很容易忘掉,所以写这一篇来串一下已学的内容,在复习的基础上为学接下来的做一些铺垫。
本节为分区高级篇,主要针对分区底层原理进行介绍,建议不了解分区概念的先看下面的分区入门篇:
代码120行左右 本系列,几乎都是代码,记得当时写的时候用的是微软的官方实例数据库AdventureWorks_Data.mdf、AdventureWorks_Log.ldf来运行的。 下载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pMdLz6N 密码: xvhu 或者回复“AdventureWorks”来获取链接。 ---- --创建文件组 create database alex2 on primary (name='alex',filename='c:\Data\alex.
Linux/Unix like OS 的文件系统中每个目录树中的节点,只包含了文件名和 Inode number Inode number 所找到对应于文件名的Inode 节点 Inode 节点中才真正记录了文件的大小/物理地址/所有者/访问权限/时间戳/被硬链接的次数等实际的 metadata IO 操作的时候,需要的资源除了磁盘空间以外,还要有剩余的 Inode
在Windows下资源管理器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如果使用率达到80%以上,再运行大程序就能感觉到系统不流畅了,因为在内存紧缺的情况下使用交换分区,频繁地从磁盘上换入换出页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而当我们使用free命令查看Linux系统内存使用情况时,会发现内存使用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即使此时系统并没有运行多少软件。
在Windows下资源管理器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如果使用率达到80%以上,再运行大程序就能感觉到系统不流畅了,因为在内存紧缺的情况下使用交换分区,频繁地从磁盘上换入换出页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而当我们使用free命令查看Linux系统内存使用情况时,会发现内存使用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即使此时系统并没有运行多少软件。这正是Windows和Linux在内存管理上的区别,乍一看,Linux系统吃掉我们的内存(Linux ate my ram),但其实这也正是其内存管理的特点。
在Windows下资源管理器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如果使用率达到80%以上,再运行大程序就能感觉到系统不流畅了,因为在内存紧缺的情况下使用交换分区,频繁地从磁盘上换入换出页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而当我
在Windows下资源管理器查看内存使用的情况,如果使用率达到80%以上,再运行大程序就能感觉到系统不流畅了,因为在内存紧缺的情况下使用交换分区,频繁地从磁盘上换入换出页会极大地影响系统的性能。
x86 CPU采用了段页式地址映射模型。进程代码中的地址为逻辑地址,经过段页式地址映射后,才真正访问物理内存。
1.bootstrap.servers 指定Kafka集群所需的broker地址清单,默认“”
进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都知道,操作系统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工作与资源。而在引入线程前,进程是操作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基本单位。所以,探究Linux进程以及与进程有关的检测与控制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次内容如下。
(3)如何进行分区的分配与回收操作?假设系统采用的数据结构是“空闲分区表”…如何分配?
1. F_TestDate 为分区函数名,分区的字段是datetime类型
问题模拟: 我们看下ORA-01654是什么错误,相应的有一个ORA-01653错误,
首先要先介绍一下InnoDB逻辑存储结构和区的概念,它的所有数据都被逻辑地存放在表空间,表空间又由段,区,页组成。
程序在垃圾回收上花费了98%的时间,却收集不会2%的空间。 假如不抛出GC overhead limit,会造成:
众所周知LVM是Linux环境下对 磁盘进行管理的一种机制。用户在安装Linux操作系统时,难以分配合适的硬盘空间,当一个分区存放不下某个文件时, 这个文件因为文件系统的限制,也不能 跨越多个分区来存放。而遇到出现某个分区耗尽时,只有使用调整分区大小的工具。随着LVM功能的出现,这些问题都迎 刃而解,用户在无需停机的情况下可以方 便地调整各个分区大小。 但 是,今天我们讨论的不是LVM,而是分区工具对分区的操作技巧。有些发型版本默认安装Linux没有支持LVM,或者用户在安装时没有选择LVM,导致根 分区
这款产品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使用规格不高的硬件提供了不错的应用服务,但是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方法,限制了用户自行改造硬盘容量,网上也有不少网友针对这款产品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3.max.poll.interval.ms 指定拉取消息线程最长空闲时间,默认300000ms
首先简单认识一下硬盘的物理结构,总体来说,硬盘结构包括:盘片、磁头、盘片主轴、控制电机、磁头控制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缓存等几个部分。所有的盘片(一般硬盘里有多个盘片,盘片之间平行)都固定在一个主轴上。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都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很小(所以剧烈震动容易损坏),磁头连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统一控制各个磁头的运动。磁头沿盘片的半径方向动作,而盘片则按照指定方向高速旋转,这样磁头就可以到达盘片上的任意位置了。
无论是安装Windows还是Linux操作系统,硬盘分区都是整个系统安装过程中最为棘手的环节,网上的一些Ubuntu Linux安装教程一般都是自动分区,给初学者带来很大的不便,下面我就根据多年来在装系统的经验谈谈安装Ubuntu Linux系统时硬盘分区最合理的方法。
/home(用户存储数据用):逻辑分区,要尽可能大,100G空间可以设置为85G,留10G给主分区即可。
对于经常使用的表(如某些参数表或代码对照表),由于其使用频率很高,要尽量减少表中的记录数量。
假如我们当前的显存分配如上图所示,假设当前想分配 800MB 显存,虽然空闲的总显存有 1000MB,但是上方图的空闲显存由地址不连续的两个 500MB 的块组成,不够分配这 800MB 显存;而下方的图中,如果两个 500MB 的空闲块地址连续,就可以通过显存碎片的整理组成一个 1000MB 的整块,足够分配 800MB。上方图的这种情况就被称为显存碎片化。
作者简介 刘韬,云和恩墨中间件服务交付团队专家 Java开发出身,10年WebLogic相关开发、运维工作经验,熟悉SOA、现代业务系统架构中各层组件,尤其擅长故障处理、性能优化等工作。 故障案例一 系统环境: RHEL 6.8 64-bit(glibc 2.12)、Sun JDK 6u45 64-bit、WLS 10.3.6 故障现象: 这里引用一下客户当时发邮件时提出的问题描述吧。 下面pid 6287 weblogic进程占用7.6G的物理内存,之前只占用5G内存。我发现只有系统有空余的内存,就会被j
大家早上好,我是程序喵!今天为大家总结整理了关于操作系统内存管理的知识点,更文不易,请各位兄弟别忘分享或者点个在看,多谢
Linux之父曾说过read the fucking source code。在学习linux的过程中,我觉得read the fucking document也非常的重要,今天又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翻译了一下blkio-controller.txt,对cgroup如何控制IO有了大概的一个了解,当然有些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我会继续努力。
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了一个 Linux ubuntu系统,第一次安装,记录下每一步步骤,以下是安装过程:
【说明】最后一位遵循C字符串的空字符('\0')结尾的规则,目的是,可以直接使用C字符串的函数。其中len计数不包含‘\0’。
TiKV 推出了名为“partitioned-raft-kv”的新实验性功能,该功能采用一种新的架构,不仅可以显著提高 TiDB 的可扩展性,还能提升 TiDB 的写吞吐量和性能稳定性。
zram是基于内存压缩的块设备,怎么理解,假设我们申请一个1G的zram块设备,这个块设备并没有实际的物理存储区域,是用内存模拟的,当一个128MB的文件被写入到zram的块设备,这个文件会被经过"牛逼"的压缩算法,然后保存在zram临时申请的物理内存中。
早上匆匆忙忙去上班了, 在一个例行的早会上, 被告知昨天 消息推送服务 内存报警超出了80%.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栈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cn/163940.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cn
https://blog.51cto.com/u_15278282/3242908
引言: 应同学的要求,分享些基础的知识。 没有比Linux更基础了,关键问题来了,你真的认真看了和转发了吗? O(∩_∩)O哈哈~ 要实现对Linux的调优,就需要用到一些Linux系统命令和工具来观察与监控系统的性能。下面介绍几个最常用的Linux调优命令和工具。 1. top命令 top命令经常用来监控Linux的系统状态,如CPU、内存的使用情况。下面通过一个运行中的Web服务器的top监控截图,讲述top视图中各种数据的含义,以及视图中各进程(任务)的字段的排序。 top进入视图,如图4.17所示。
作为菜鸟,为了满足我自己的求知欲,特别照着几篇大神教程装了一遍,给大家分享一下流程。
连续分配方式,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它主要包括单一连续分配、固定分区分配和动态分区分配。
How to Extend/Reduce LVM’s (Logical Volume Management) in Linux
参数说明: 输出的GLOBAL段显示了数据所占用集群存储空间概况。 SIZE: 集群的总容量 AVAIL: 集群的总空闲容量 RAW USED: 已用存储空间总量 %RAW USED: 已用存储空间百分比 输出的POOLS段展示了存储池列表及各存储池的大致使用率。本段没有展示副本、克隆品和快照占用情况。 例如,把1MB的数据存储为对象,理论使用量将是1MB,但考虑到副本数、克隆数、和快照数,实际使用量可能是2MB或更多。 NAME: 存储池名 ID: 存储池唯一标识符 USED: 使用量,单位可为KB、MB或GB,以输出结果为准 %USED: 存储池的使用率 MAX AVAIL: 存储池的最大可用空间 OBJECTS: 存储池内的object个数 注:POOLS 段内的数字是理论值,它们不包含副本、快照或克隆。因此,它与USED和%USED数量之和不会达到GLOBAL段中的RAW USED和 %RAW USED数量。
G1收集器(Garbage-First Garbage Collector,简称G1 GC)是Java虚拟机(JVM)中的一种垃圾收集器,专为服务器端应用设计,特别适用于具有多核处理器和大内存的机器。G1 GC在JDK 7u4版本中被正式推出,并且在JDK 9中成为默认的垃圾收集器。它的主要目标是在满足高吞吐量的同时,尽可能缩短垃圾收集造成的停顿时间。
最近决定在win10的基础上装一个ubuntu系统用来管理服务器。但是有一个问题,前段时间U盘不慎丢失,没有启动盘,又想装ubuntu双系统,该怎么办呢?基于以前装黑苹果的经历,决定用EasyBCD做引导的方式,试了试还可以,过程如下。
随着业务的逐渐扩展,我们以往所购买的 VPS 配置终将迎来需要扩容的一天。不过众所周知内存和 CPU 只需要关机再启动即可升级完毕,但硬盘却是不会自动扩容的。本文将介绍 Linux 下硬盘无损扩容的一种方案,避免了重装或是数据迁移的麻烦。
G1将Java堆分成多个分区。分区的大小可以依据堆的尺寸而改变,但必须是2的幂,同时最小为1MB,最大为32MB。由此得出可能的分区尺寸是1 MB、2MB、4 MB、8 MB、16 MB和32MB。所有分区的大小都一样,在JVM运行过程中它们的尺寸也不会发生变化。分区尺寸是基于Java堆内存的初始值和最大值的平均数来进行计算的,这样对于这个平均堆尺寸就会有2000个左右的分区。举个例子,对一个16G的Java堆使用-Xmx16g -Xms16g命令行选项,G1就会选择采用16GB/2000 = 8MB的分区尺寸。
首先,出于本人学习需要,要用到linux系统,但是经常又会用到win10,因此迫切需要双系统的电脑。所在本人就琢磨着怎么在不删除原来win10的情况下可以装一个linux的ubuntu系统。
RustDesk[1] 是一款开源远程桌面软件。有云服务器的话,可以几分钟就搭一个,本文是搭建的记录。
由盘片,磁头组成,数据存在盘片的环形磁道上,读写时,磁头移动,定位到数据的磁道,进行数据读写
目前企业级主流使用的Java版本是8,垃圾回收器支持手动修改为G1,G1垃圾回收器是Java 11的默认设置,因此G1垃圾回收器可以用很长时间,现阶段垃圾回收器优化意味着针对G1垃圾回收器优化。
SDS(Simple Dynamic String)是Redis中用于处理字符串的数据结构。
在如今,每台服务器空间都会因为我们的需求增长而不断扩展。逻辑卷可以用于RAID,SAN。单个物理卷将会被加入组以创建卷组,在卷组中,我们需要切割空间以创建逻辑卷。在使用逻辑卷时,我们可以使用某些命令来跨磁盘、跨逻辑卷扩展,或者减少逻辑卷大小,而不用重新格式化和重新对当前磁盘分区。卷可以跨磁盘抽取数据,这会增加I/O数据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