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用这两个设备做一个拍摄监控方案(非视频录制),然后将拍摄好的图片合成视频进行观看。
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个Linux服务器数据恢复成功案例,本次服务器数据恢复物理服务器请款如下:客户故障服务器为一台X3850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是由4块146G SAS硬盘组成的RAID5作为存储介质,文件系统全都是reiserfs。我们首先经过分析发现了之前的硬盘数据组织结构是由一个不到100M的boot分区,后接一个271G的LVM卷,之后是2G的swap分区。LVM卷中直接划分了一个reiserfs文件系统,作为根分区。
可是内网速度没有很6,就三十M左右,无线也是27左右,没跑满,自带的webdav(SAMBA)也很卡,今天就打算自己搞一下smb。
Linux文件系统的三种身份 文件所有者 同组用户 同一个用户组的用户可以访问该用户组的文件; 每个账号可以加入多个用户组。 在同一个用户组的文件也可以设置不同的权限,可以不让本组用户查看。 其他人 除了文件主、同组用户以外的人就是其他人。 PS: /etc/passwd 记录所有用户的账号 /etc/shadow 记录所有用户的密码 /etc/group 记录所有的组名 文件属性 ls -al 显示所有的文件名和相关属性(包括以.开头的隐
作者:bobyzhang,腾讯 IEG 运营开发工程师 0. 故事的开始 0.1 为什么和做什么 最近家里买了对音响,我需要一个数字播放器。一凡研究后我看上了 volumio(https://volumio.org/) 这是一个基于 Debian 二次开发的 HIFI 播放器系统,可以运行下 x86 和树莓派上。 我打算让 volumio 运行在我 2009 年购买的老爷机笔记本上,也让它发挥一点余温热。正常操作是将 volumio 的系统镜像刷到 U 盘上,连接电脑后使用 U 盘启动系统即可。但是家
Linux内核命名格式为 “R.X.Y-Z”,其中R、X、Y、Z命名意义如下: 3.10.0-862.el7.x86_64 数字R:目前发布的内核主版本,到目前为止有4个大版本更新 数字X:次版本号,奇数为开发版,偶数为稳定版 数字Y:错误修补的次数,无论在内核增加安全补丁、修复Bug、实现新的特性或者驱动时都会改变 数字Z:表示这个当前版本的第862次微调patch
声明:本文为原创,作者为 对弈,转载时请保留本声明及附带文章链接:http://www.duiyi.xyz/linux%e6%96%87%e4%bb%b6%e5%8f%8a%e7%9b%ae%e5%bd%95%e7%ae%a1%e7%90%86/
Linux下是通过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来标示硬盘分区的,这与windows操作系统仅使用字母来标示硬盘分区有所不同。linux的这种命名方案更加灵活,更加清晰,完全可以通过标识详细了解硬盘分区情况,同时,这种命名方案是基于文件的。
这样一个奇怪名称的文件,从windows客户端拷贝到nfs协议的cfs后,重新挂载cfs后,发现文件名里那些奇怪的字符变成了问号,无法删除、移动、拷贝、重命名
我们在打开电源后,计算机会寻找在ROM芯片(保存计算机最基本的输入输出以及开机自检,自启动程序的芯片)上的程序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 ),它从CMOS芯片(保存计算机基本信息,比如日期,时间,启动设置等等)中读取信息。BIOS 将MBR(Main Boot Record ,在磁盘的最前边的引导代码,可以指明操作系统所在的磁盘位置,在硬盘分区时使用) 读取并执行 boot Loader(开机引导程序,如grup,spfdisk),接下来操作系统会通过引导接管计算机。
Linux 操作系统的内核裁剪不仅是为了提升系统的安全性,而且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应用系统的性能。如《Linux 内核裁剪框架初探》所述,Linux 的内核裁剪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安全性、应用的性能以及开发效率而言,业界普遍采用的是虚拟化技术——虚拟机和容器。无论哪一种虚拟化技术,本质上都可以看作是操作系统能力的抽象、分拆和组合。
i.ttylinux 是一个基于2.6版内核、体积非常之小(5M左右的LiveCD)的Linux。它运行于i486以上平台的PC机上,安装之后,ttylinux的文件系统也只有8M大小,但却提供了一个完整的shell环境,并且可用来访问Internet;
Linfo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跨平台的服务器统计 UI 或库,它可以显示大量的系统信息。Linfo 是可扩展的,通过 composer,很容易使用 PHP5 库以程序化方式获取来自 PHP 应用的丰富的系统统计数据。它有 Web UI 及其Ncurses CLI 视图,在 Linux、Windows、BSD、Darwin/Mac OSX、Solaris 和 Minix 系统上均可用。
在Linux系统中所有的设备都会以文件的形式存储。设备一般保存在/dev目录下面,以sda、sda1、sda2 …,sdb、sdb1…,hda,hdb。现在的设备一般都是sd命名,以前的很老的硬盘是以ha命名。
理解inode,要从文件储存说起。文件储存在硬盘上,硬盘的最小存储单位叫做”扇区”(Sector)。每个扇区储存512字节(相当于0.5KB)。操作系统读取硬盘的时候,不会一个个扇区地读取,这样效率太低,而是一次性连续读取多个扇区,即一次性读取一个”块”(block)。这种由多个扇区组成的”块”,是文件存取的最小单位。”块”的大小,最常见的是4KB,即连续八个 sector组成一个 block。文件数据都储存在”块”中,那么很显然,我们还必须找到一个地方储存文件的元信息,比如文件的创建者、文件的创建日期、文件的大小等等。这种储存文件元信息的区域就叫做inode,中文译名为”索引节点” 。
dd: 本来应根据其功能描述“Convert an copy”命名为“cc”,但“cc”已经被用以代表“C Complier”,所以命名为“dd”
网站搜盘子运行在腾讯云的服务器上,前几天忽然打不开了,我就登陆服务器去瞅一眼咋回事,看了下发现硬盘满了,现在就来记录一下怎么解决
一直以来,对于磁盘的分区以及Linux目录挂载的概念都不是很清晰,现在趁着春暖花开周末在家没事就研究了下它们,现在来分享我的理解。
目录虚拟文本控制台(虚拟终端)基本认识shell常用基本密令辅助操作ls命令 : 查看目录下信息mkdir 文件管理命令touch命令创建/更新文件cp命令: 可用于目录或文件的复制使用mv命令移动/重命名文件及目录(剪切并且可以重命名)rm命令删除文件rmdir命令删除目录(删除空目录,且必须在上级目录进行操作)find命令查找文件获取帮助vim编辑器复制,粘贴,删除操作文件内容查找(先按:进入末行模式)撤销编辑文件的保存及退出vi编辑器文件内容替换查看文件内容命令cat查看文件内容head/tail 显示文件头部信息/尾部信息grep查询字符串管道符重定向磁盘分区与系统文件挂载挂在文件系统kll -9 xxxx(进程编号) 杀死该进程卸载挂载点扩充系统的硬盘空间命令行下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文件系统的自动挂载用户和组用户管理用passwd命令管理用户登录密码usermod命令修改用户属性删除用户用于修改用户口令有效期限的chage命令chfn命令(修改用户的注释信息)修改用户Shell类型的chsh命令用户组的管理用groupadd命令创建用户组用groupmod命令修改用户组属性用groupdel命令删除用户组用gpasswd命令维护组中成员临时加入到某个组扩展知识查看用户信息的id命令:输出指定用户所在组groups命令:查看当前登录用户who am i 命令:查看当前用户w命令:查看登录用户who命令查看登录用户历史last命令文件的权限权限修改以字母的形式修改文件权限以数字形式修改权限提升用户的权限ACL规则强制位权限服务与进程的管理设置服务的自启动状态进程管理查看各进程的继承关系进程的终止进程的调度周期性调度名crontab,功能:周期性的运行指定的程序软件安装RPM包安装yum安装TAR包管理工具简介
Paragon NTFS 15是一款macOS下支持NTFS格式磁盘读写的工具。它能帮你解决不能使用Ntfs格式的U盘和移动硬盘的问题。
因为主要还是想练习练习内网,所以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去找寻找目标,利用fofa来批量了一波weblogic,不出一会便找到了目标。
服务器4块SAS硬盘组成的RAID5作为存储介质,文件系统全都是reiserfs。在使用的过程中,系统遭遇了未知的原因而瘫痪,经过系统的冲撞以后发现整个RAID逻辑卷变成了前面2G的boot与swap分区,后接271G的LVM卷,LVM卷中文件系统位置有个空的reiserfs超级块。
最主要的是对虚拟内存的管理、当然也会对实际的物理内存进行管理。尤其是对交换空间(磁盘与主存抽象出来的一区域,比如实际使用的内存比主存要大,就是因为抽象的虚拟内存要大,一部分存在于硬盘中,换进换出即可)的管理
cat /etc/shells //查看当前系统有那些shell cat $SHELL
当我们拿到一块新的硬盘时,他所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只是代表硬件上的一个参数,我们要想让他能够正常的工作起来,必须要有相应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决定了文件存储和管理时的方式和数据结构,也就是如何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文件夹。不同的文件系统拥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格式化操作必须要选定一种文件系统的原因。 当在一个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中使用文件系统时,通常都会做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进行文件的读写,所以会存在某些文件系统只适用与某一种操作系统的情况。
最近团队一台机器老化了,准备做全量迁移,一不小心,就把100多个G的/data目录放到了新机器的/data/data目录下,上愁了,怎么削减一层data目录呢?难倒像Windows一样剪切过来吗?可是有100多个G啊?!抱着试试的心态,运行mv命令,没想到系统瞬间就完成了。为什么Linux可以这么快速剪切呢?这一切都要从Linux对文件的管理机制说起的。
以上是目录结构 以下是文件存储结构 在linux正统的文件系统(eg:ext2、ext3)中,一个文件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 目录项:包括文件名和inode节点号。 2. Inode::又称文件索引节点,记录文件的属性,一个文件占用一个inode,同时记录此文件的数据所在的block号码。 3. data block:实际记录文件的内容,若文件太大时,会占用多个block。
一定要确保你有一个可以引导的光盘或者是 U 盘以备不时之需,否则万一电脑真的不能启动谁都救不了你。如果你需要建立可引导的设备,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跳转到 BLFS 从 libisoburn 软件包安装 xorriso)。 (其实你手头可以备一个其它发行版的 LiveCD 制作的可引导 U盘,以备不时之需。Ubuntu、Fedora之类的都是上佳之选。)
在 Linux 系统中,目录、字符设备、块设备、套接字、打印机等都被抽象成了文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一切皆文件”。
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192文件
新开发的jar包部署在老服务器上,版本是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AS release 4 (Nahant Update 5),提示需要高版本jdk,高版本jdk提示glibc版本太低得升级,是的,就像套娃。 使用编译源码的方式将glibc由2.3升级到2.9,升级完ls命令不好使了。用LD_PRELOAD方法解决了ls命令不好使的问题后还挺有成就感的呢! 轻度强迫症的我当然要重启,然后
当我们拿到一块新的硬盘时,他所能够支持的最大空间只是代表硬件上的一个参数,我们要想让他能够正常的工作起来,必须要有相应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决定了文件存储和管理时的方式和数据结构,也就是如何管理磁盘上的文件和文件夹。不同的文件系统拥有不同的特点,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进行格式化操作必须要选定一种文件系统的原因。当在一个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中使用文件系统时,通常都会做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进行文件的读写,所以会存在某些文件系统只适用与某一种操作系统的情况。
硬件设备在Linux中的命名 Linux中每一个设备都被当成文件,所有的设备文件都在/dev这个目录下。 设备 文件名 IDE硬盘 /dev/hd[a-d] SATA/USB/SCSI硬盘 /dev/sd[a-p] U盘 /dev/sd[a-p]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25针:/dev/lp[0-2] usb:/dev/usb/lp[0-15] 鼠标 usb:/dev/usb/mouse[0-15] ps2:/dev/psaux 当前CD/DVD RO
ls -l:以常规格式显示当前目录包含的文件及文件夹(开头字母解释:d:目录 -:文件 c:设备文件 l:链接 b:块设备,如硬盘分区)
Linux 中的各种事物比如像文档、目录(Mac OS X 和 Windows 系统下称之为文件夹)、键盘、监视器、硬盘、可移动媒体设备、打印机、调制解调器、虚拟终端,还有进程间通信(IPC)和网络通信等输入/输出资源都是定义在文件系统空间下的字节流。 一切都可看作是文件,其最显著的好处是对于上面所列出的输入/输出资源,只需要相同的一套 Linux 工具、实用程序和 API。你可以使用同一套api(read, write)和工具(cat , 重定向, 管道)来处理unix中大多数的资源. 设计一个系统的终极目标往往就是要找到原子操作,一旦锁定了原子操作,设计工作就会变得简单而有序。“文件”作为一个抽象概念,其原子操作非常简单,只有读和写,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模型。通过这个模型,API的设计可以化繁为简,用户可以使用通用的方式去访问任何资源,自有相应的中间件做好对底层的适配。 现代操作系统为解决信息能独立于进程之外被长期存储引入了文件,文件作为进程创建信息的逻辑单元可被多个进程并发使用。在 UNIX 系统中,操作系统为磁盘上的文本与图像、鼠标与键盘等输入设备及网络交互等 I/O 操作设计了一组通用 API,使他们被处理时均可统一使用字节流方式。换言之,UNIX 系统中除进程之外的一切皆是文件,而 Linux 保持了这一特性。为了便于文件的管理,Linux 还引入了目录(有时亦被称为文件夹)这一概念。目录使文件可被分类管理,且目录的引入使 Linux 的文件系统形成一个层级结构的目录树
ramdisk.img是编译Android生成的一个镜像文件,最后和kernel一起打包生成boot.img镜像。ramdisk.img中主要是存放android启动后第一个用户进程init可执行文件和init.*.rc等相关启动脚本以及sbin目录下的adbd工具。
1、预备知识 介绍Linux硬盘知识(文件命名方案xxyN) 分区名的前两个字母表示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hd是IDE硬盘,sd是SCSI硬盘,scsi比IDE速度和扩展更好)课外阅读材料 Y字母表示分区所在的设备编号例如hda表示第一个IDE硬盘,sdb表示SCSI第二个硬盘 N表示分区,hda3表示第一个IDE硬盘上的第三个分区(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 挂载文件系统命令 注意:如果/usr/local目录下挂载/dev/sda5,而/usr/local/myfile目录下挂载/dev/sda7,这样
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MAC电脑上使用命令行进行一些基础的操作,包括文件管理、命令行界面、常用命令等。通过掌握这些基础命令,可以快速进行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系统更新等操作。同时,还介绍了如何使用命令行进行文件编辑、文件搜索等操作。最后,给出了一个VIM编辑器的简介,以方便在LINUX环境下进行高级操作。
管理磁盘空间对系统管理员来说是一件重要的日常工作。一旦磁盘空间耗尽就需要进行一系列耗时而又复杂的任务,以提升磁盘分区中可用的磁盘空间。它也需要系统离线才能处理。通常这种任务会涉及到安装一个新的硬盘、引导至恢复模式或者单用户模式、在新硬盘上创建一个分区和一个文件系统、挂载到临时挂载点去从一个太小的文件系统中移动数据到较大的新位置、修改 /etc/fstab 文件的内容来反映出新分区的正确设备名、以及重新引导来重新挂载新的文件系统到正确的挂载点。
Linux 文件系统是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件和目录的组织方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管理和访问文件的方式。Linux 文件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随着数据的不断增加,服务器硬盘空间不足变成了许多运维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此主机运行了httpd(apache服务),提供对外web访问服务,web资源挂载在/data/wwwroot目录下,http日志存放在/data/wwwlogs目录下(硬盘盘符为/dev/vdb):
Linux系统中只有一个文件系统,以“/”作为根目录,从根目录出发可以找到任何一个文件和目录。这样就有了一个访问目录、文件的统一规范。
技术总在前进,而自己的知识也总在增长。几年前的知识可能过时,几年前装的服务器也可能早就不满足使用条件。
1)登入时尽量少用 root 登录,因为它是系统管理员,最大权限,避免操作失误。可利用普通用户登录,登入后再用**”su -用户名”** 命令来切换成系统管理员身份.
这里我就不详细介绍什么是linux,想必你来看文章的都知道什么是linux。 linux用户分为两种,分别是管理员用户和普通用户,当我们登录linux的时候会看到如下图 第一部分是用户名 @demon是主机名 /当前所在路径
上周在做日志机扩容的时候,发现运维同学将一块硬盘的挂载点没有同以前的日志机保持一致,考虑到这会给日后的维护带来麻烦,于是尝试着手修改,在修改的同时,review 了下之前日志机的挂载配置,发现居然存在随时掉坑的可能。。。至于什么坑,我会在文末说明。 so,感觉这事儿虽然简单,也许一条命令就搞定的事情,但是,很多童鞋可能不明就里,纯复制粘贴网上的命令,这很容易给人挖坑埋雷,今天就来聊聊 linux 下磁盘分区、挂载的问题,篇幅所限,不会聊的太底层,纯当科普吧~ 1、Linux 分区简介 1.1
tip:在 Linux 下文件夹(目录)所占用的磁盘空间都是 4096byte,目录大小不包括目录内的文件大小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手把手带您无忧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