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见2023年3月13日讯)“如果不尽快推进‘碳中和’,中国一些企业可能会失去在欧洲市场的竞标机会”,韦斌生很确定的说。
诞生于德国的DEKRA德凯,是家全球的知名第三方专业检验检测认证机构,韦斌生是DEKRA德凯中国认证与业务保障总经理,也是“碳中和”相关服务的负责人。从几年前开始,陆续有客户向德凯提出相关解决方案需求,因为进入德国市场的产品要符合“碳中和”标准。
例如,欧洲的电力行业在中国采购电力设备时,要求企业提供碳足迹的报告,而且企业必须承诺今后五年、十年之内,碳排放、碳足迹要逐年减少。如果中国的企业没有碳足迹报告和碳减排计划,就没有资格去参加招投标。
欧洲市场的一些行业对“碳中和”方面要求比较早。一些欧洲买家在采购中国商品时,已经要求产品具有碳足迹的证书,甚至"碳中和"的证书。而据德凯掌握的情况,整个汽车产业链在碳减排的推进上面力度最大。虽然欧美计划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但是汽车行业的很多巨头都承诺到2039、2040年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碳中和"。出口到德国、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在2020年已经开始要求提供"碳中和"证书。因此,对于中国的出口企业,特别是出口欧洲的企业,"碳中和"已经成为必须。
挑战已来
所谓“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碳中和”和“碳达峰”简称“双碳”。
自1997年12月制定的《京都议定书》,到2015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全球对于气候变化的行动已经达成普遍共识。中国也已经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就是现在熟知的"3060"双碳目标。
实现“碳中和”,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一场大变革,对中国也是一场巨大的挑战。当前距离中国“碳达峰”目标已不到7年。面对"3060"目标,中国近几年已经在推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八大重点行业的碳减排。而这八大行业,占到中国碳排放的50%以上。韦斌生认为,今后中国其他的产业要达成"双碳"目标,没有这些产业作为基础,是很难实现的。
路径
企业实现"碳中和"的路径通常归纳为两类。第一类路径,是积极的碳减排,就是通过各种积极的措施,在产品全生命周期,降低产品生产过程、物流运输环节、产品使用环节、以及最终处置环节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碳排放。第二类路径,是通过抵消的方式,通过购买绿电或碳汇,抵消在上述全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一些大型跨国企业宣告已经全球实现全面的“碳中和”,但也投入了巨大的碳抵消成本。韦斌生解释说,"碳中和"并不代表不排放,只要有人类活动存在,就一定会有碳排放。"碳中和"是一种要求,要求企业提供的产品是对整个地球环境没有负担的零碳产品。虽然碳抵消是一种消极的措施,但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
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碳减排,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投资和投入。从短期来讲,碳抵消的成本比较高,但是可以帮助企业比较快的实现"碳中和"。欧洲企业要求必须要提供碳足迹报告和"碳中和"证书才能参加招投标,这时快捷的办法就是走抵消的模式。
换道超车
在韦斌生看来,虽然对于很多企业来讲,应对"碳中和"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同时也是企业面临的机遇。
首先是市场机遇,对于一批在碳减排方面的先行企业,面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就是一种市场优势。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企业生产方式的改变、能源结构的调整、最终产品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的推进,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推动。先行的企业将在这一轮竞争中,建立先发优势,甚至实现”换道超车“。所以,越早做碳减排、碳足迹、"碳中和"核查这方面的工作,就越早能抢占市场。
第二,从企业发展层面上来讲,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也是企业转型的过程。生产方式的改变、能源结构的调整、绿色供应链都是在倒逼企业去创新升级,这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战略推动。谁在这方面走得越快,谁未来在这方面的优势就会越多。另外,碳的市场容量非常大,在全社会全产业链推进碳减排、"碳中和"的过程中也将催生一批全新的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装备,甚至新的现代制造服务产业,这些都可能成为"碳中和"先行企业的新的增长机会。
困难和风险
韦斌生认为,尽管对于如何实现"双碳",已经能看到很多专家的论述,但具体做起来,远远要复杂得多。
落实"双碳"目标,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是一个艰难的转型过程。因为企业多年来形成的现有架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能源结构、生产方式,本身就是自己竞争优势的一部分。同时,又涉及到产品设计、原材料、供应链的转型,面临的困难远远超乎想象。
首先会面临的问题是公司管理层的思想转变,以及战略决策和管理方式的改变。目前企业在双碳推进方面的知识准备、人才准备是非常欠缺的。虽然政府在推动这项工作,但很少有企业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和人才。第二,双碳目标和新规划对于现有运营和生产模式是彻底的转变。很多配套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技术、低能耗设备在目前都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大笔的投资还会让企业面临资金困境。第三,双碳转型还要靠全社会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推动,很多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工程来解决。
企业实现"碳中和",还要防范相关风险。首先是决策风险,"碳中和"目标推进,不要片面追求短期快速的"碳中和",特别是要防止用全面、全系统的方式推进"碳中和"。对于一些特定客户、一些特定市场的"碳中和"的要求,可以采取由点到面、从局部先启动,再到全面的推进方式。其次是技术风险,从短期来讲,无论是全社会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是碳减排相关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发展,都还不具备全面推进"碳中和"的条件。目前相关技术配套措施不是非常完善,可能五年、十年以后会有更多的选择,甚至有更好、更经济的投入产出的模式。
短期投入与长期效益
对企业来讲,如何衡量"碳中和"的投入和产出,怎样考核"碳中和"的经济效益,是个更加现实的问题。
一些物流企业为了达到“碳中和"要求,要把大批传统燃油货车改成电动货车,产生了一笔很大的支出。于是,就出现了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对此,韦斌生认为,在推进"碳中和"的过程中要防止激进、冒进的方式,需要有序推进。采用快速全面的方式推进,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碳中和"成本,所有企业都需要谨慎衡量和决策。目前,虽然面向欧洲市场的企业已经面临"碳中和"的要求,但并非所有企业和所有市场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可以先满足个别的客户的要求。
全部实现"碳中和"的投资量非常大,短期内生产系统的改造、能源结构的改造、碳抵消的投入成本都非常惊人。所以必然是投入大于产出。但长期来讲,生产系统的改造、生产效益的提升、能源结构的调整一定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最终着眼点是企业如何平衡短期投入和长期投入的效益的问题。企业要算长期帐、系统帐,而不是仅着眼于短期的经济效益。
未来已来
对于面向欧洲市场的出口企业,欧盟理事会已经于2022年3月15日通过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就在一个多月前的2023年2月9日,欧洲议会环境、公共卫生和食品安全委员会(ENVI)正式通过了欧洲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协议,预计在今年4月份将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通过,在2023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韦斌生介绍说,CBAM涵盖的范围从钢铁、水泥、铝、化肥和电力行业,又扩展到氢气、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其中2023-2025年为过渡期。到2025年过渡期结束,这些产品到欧洲就会面临交费问题,企业必须要想办法达到“碳中和”。
在韦斌生看来,对于某些行业和企业,“碳中和 ”已经不再是2060的目标,未来已来,而且是迫在眉睫。
韦斌生 DEKRA德凯中国认证与业务保障总经理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