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售价的基础上,我们销售给不同地区的客户,这些客户给企业带来的贡献明显不同,最基础的运费都不一样。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因素考虑客户的贡献呢?
我们在分析客户的贡献时,我们通常按毛利进行统计。例如,我们向客户销售了一件成本80元的商品,收到客户100元时,我们确认客户的贡献是20元。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并不准确。由于地区远近不同和客户退换货的特性不同,客户对企业的贡献不可能相同。
常用衡量客户贡献的方法是,客户盈利能力分析。即按照作业成本法的方法,从成本动因的角度,分析客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客户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包括非财务利益和财务利益。非财务利益包括客户的获得、客户保留、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的占有。
对于非财务利益,我们主要是采用定性方法评估。如果要定量分析财务利益,除了毛利外,还有哪些因素需要考虑呢?
CMA的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分析的框架。
客户盈利能力分析模型中,为客户支付成本有五个部分。第一个成本是产出成本,也就是商品的生产成本。第二个成本是客户批次成本,例如企业发生的订单处理成本。第三个成本是分销渠道成本,例如物流运费等。第四个成本是客户维护成本,例如人工或人工智能客服的成本。第五个成本是公司维持成本,既包括直接与客户有关的成本,也包括公司运行必须承担的成本。
当我们以100元销售了80元成本的商品后,按客户盈利分析模型计算客户贡献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五项成本是否已被纳入计算。
假设每个订单的处理成本为2元,快递费为8元,客户服务成本为3元,公司维持成本为5元。因此,客户的贡献仅为2元,而非我们所认为的20元。
将客户的成本细分为这些组成部分的原因在于,产品的生产成本大部分形成于设计阶段,降低生产成本相对较难,而降低其他成本,如客户批次成本和客户维护成本,则相对更容易。此外,企业的竞争不仅在于产品层面,而是多维度的,在降低这些成本的同时,也是我们改进服务的方向。
通过准确计算客户的贡献,按照二八法则,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将资源用于贡献大的客户。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