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对于To B市场的开发商来说是一杯毒酒啊:你拥抱大模型是个死,不拥抱大模型也是个死。
最近和几个AI公司的朋友聊天,大家都一致坚定看好AI的未来,但是落地到当下的业务,却是感觉进退两难,为何呢?
ChatGPT问世之前,AI公司都是基于专有的算法模型开发AI产品,虽说普适性不强,开发成本比较高,但是毕竟面向的场景是有针对性的,所以交付的产品还是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这个生意虽然利润率不高,但还是值得持续做下去的,30-50万的单子都可以做。
但ChatGPT问世之后,所有客户的胃口都被吊高了,非大模型的产品不可了。但问题是在企业市场落地大模型的AI产品,难度是很高的。客户看到的都是ChatGPT神乎其技的showcase,脑补了大模型在业务上插上了神奇的翅膀,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能力。
但问题是通用的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并不能直接落地做企业应用。真要训练一个垂直大模型,那这个投入可就大了:从数据的整理,到大模型的预训练,微调,对齐,整个训练过程都要完整地走下来。300万以下的单子,是不能接的,接下来就亏损了。
过去30-50万单子就能做的事情,现在要300万才能去做吗?这不就尴尬了?那你让客户还是用过去的AI产品吗?有了先进的,谁去用落后的?更何况以现在AI大模型的进化能力,兴许半年一年后,很多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做了。
所以大模型消灭了很多传统的AI To B的市场,但是短时间内又没有创造更大的增量市场。这可就苦了AI的软件开发商了。拥抱大模型是个死,不拥抱大模型也是个死。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