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智能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越来越多相关汽车零部件的智能化发展,比如电子后视镜便愈发受到行业青睐。如马斯克此前强调,特斯拉未来将彻底告别实体后视镜,将采用先进的电子后视镜。此外,在新法规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国内车企也开始采用电子后视镜。例如,路特斯ELETRE、北汽魔方等车型已经通过电子后视镜的审批。
电子后视镜(CMS)
电子后视镜是由摄像机与监视器组成的系统,在规定视野内需要看清车辆后方、侧方视野,是一种新型间接视野装置,新版GB15084标准称之为“摄像机-监视器系统(camera-monitor system)”,简称CMS。
相较于传统光学后视镜,CMS的体积要更小一些,后视镜片被摄像头取代,而后将图像呈现在显示屏上而非传统的直观镜片上,视角更灵活,视野更广阔,在黑夜、雨、雪、雾等环境下可以呈现更好的使用效果。
电子后视镜主要分为电子内后视镜和电子外后视镜,其中电子内后视镜常被称为流媒体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则一般用电子后视镜(CMS)直接指代,下文提及的CMS均指电子外后视镜。
电子内后视镜现状
就电子内后视镜而言,其自2016年搭载凯迪拉克XT5登陆中国乘用车市场开始,之后又陆续搭载长城WEY、通用别克、一汽(红旗、奔腾)等品牌上市,截至2022年5月,我国国内共有13个汽车品牌实现了流媒体后视镜车型的上市。
智能座舱和ADAS的发展给车载摄像头带来了增长机会,电子内后视镜也不例外,不过,目前电子内后视镜的整体装配率较低,仍处于初级阶段。
电子外后视镜现状
对于电子外后视镜,车企考虑的要更多一些,因此,行业外后视镜电子化的路走得十分谨慎,毕竟,外后视镜对行车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2015年,ISO发布了电子后视镜标准;2016年6月,联合国发布UN-R46法规后,欧洲、日本、韩国、印度等地开始陆续推出了搭载电子外后视镜的车型。
虽然我国关于电子后视镜的法规还没有完全确立,不过,早在2018年12月,国内就开始了电子后视镜国家标准的修订,并于2020年6月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如今,更新后的GB15084标准也已经处于即将面市的阶段了。
可以预见,电子后视镜将逐步替代传统后视镜,成为车企在智能化时代下的下一个风口。IHS Markit调查报告显示,随着相关法规的落地,预计电子外后视镜产量从2024年起会急速上升,预计2026年中国市场将达到100万套,在2031年全球市场配套达到500万套,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机构人士预计,电子后视镜的市场价值将达到传统后视镜的15倍,2022年国内汽车后视镜市场规模达204亿元,按照远期30%的渗透率计算,电子后视镜市场空间将超过千亿。
在CMS市场面临全面打开之际,有些车企已经成为了先行者,也有一些光学企业敏锐地嗅到了市场的风向,开启了相关布局。
作为光学产业头部厂商,欧菲光(SZ002456)自2015年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目前已经取得20余家国内汽车厂商的一级供货商资质。今年初,欧菲光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公司凭借在光学光电领域的技术积累,通过整合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系统控制器三大产品线优势,推出电子后视镜全方位解决方案。该方案不仅能带来更宽阔的视野、更清晰的影像,还能降低汽车行驶风阻,甚至还集成丰富的ADAS功能,让行车更安全舒适。
据悉,欧菲光于2017年前瞻布局后视镜产品;2018年,公司为国内车企量产流媒体后视镜,同年为另一车企试装电子后视镜产品展车,完成第一代电子后视镜产品的开发、量产。此后,欧菲光在电子后视镜领域持续发力,2022年公司自主完成电子后视镜产品技术开发。欧菲光自研电子后视镜的左右外支臂各配备一颗带加热功能的2M摄像头,舱内采用两块7英寸显示幕,具备快启动、低延时、大视野、优画质、多功能和高可靠等特点。
目前,欧菲光已成功获得多家车厂的乘用车定点项目,产品性能获客户高度认可。同时,公司加速推进项目落地,将在新规实施后实现量产。据潮电智库统计的《2023电子后视镜厂商TOP20》榜单显示,欧菲光登榜电子后视镜厂商20强。
作为国内电子后视镜领域先行者,欧菲光拥有完善的车载摄像头、显示屏、系统控制器产品线,以及丰富的研发量产经验,开发量产合规电子后视镜的软硬件基础条件成熟,为项目顺利落地“保驾护航”。
图文源自互联网,不作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内容仅供阅读,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