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接掌苹果公司后,蒂姆·库克迅速行动,首选中国作为其首站外访。在接下来的四年间,他频繁造访中国,不仅深入到了清华大学和富士康,还亲身体验了长城和书法等文化,累计访问超过20次,展现了对中国深厚的兴趣与重视。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市场迅速成为世界经济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从德国的汽车制造业到美国的科技行业,再到韩国的电子制造,全球各大企业都在这里找到了蓬勃的发展机遇。老库克频繁来中国,更是凸显了中国市场对国际商业的巨大吸引力。
但是最近,苹果宣布了一项撤离中国市场计划,无疑是一个震惊业界的大新闻。这一决定背后的动机和其可能带来的影响,成为了科技界、商业界乃至政治领域热议的话题。苹果撤离中国市场,对于全球科技生态和中国本土市场来说,都意味着一场重大的变革。
蒂姆·库克自上任以来,共计访问中国20次,其中7次访问发生在过去的4年内。这些访问包括了从参观清华大学到访问富士康的生产线,从爬长城到学习中国传统书法,显示了库克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验和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然而,库克的这些行动与其后的撤离宣告形成了鲜明对比,使人不禁对他的真实意图和策略产生了好奇。
虽然库克多次强调重视中国市场,但苹果公司的实际行动却显示出了与中国市场脱钩的趋势。特别是在供应链方面的调整,美国元器件在苹果产品中的占比从22%上升至33%,而大陆供应的元器件占比则从4.5%急剧下降至2%。这一显著的变化揭示了苹果公司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战略调整,以及对中国市场依赖程度的重新评估。
面对全球市场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苹果制定了明确的产能转移计划。到2025年,苹果计划将25%的产能转移到印度,而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达到60%。与富士康的紧密合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
通过将部分产能从中国转移至印度,苹果不仅能够降低成本,同时也在寻求多元化其生产基地,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
外媒普遍认为,库克是一位精明的“老狐狸”。他通过顺应美国政策,降低成本,并减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为苹果公司在全球市场中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库克的这些举措被视为是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敏锐洞察和高效应对。
苹果的撤离对中国制造业无疑是一次冲击,但同时也为本土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华为等中国本土企业,有望填补苹果撤离后的市场空缺。
这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转型和升级的机遇,激励着中国供应商在全球市场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苹果的“去中国化”战略是其应对全球市场和政治环境变化的一种方式。虽然这一决策带来了对中国市场的直接影响,但同时也折射出全球科技企业在新的国际环境下的生存之道。不过库克这条路选的对不对,大家拭目以待。
华为在2019年引领革命,首次推出搭载5G技术的麒麟芯片,迅速占据56%的国内市场份额,并在欧洲市场也取得了超过25%的成就。现在,华为突破难关,携带升级后的麒麟芯片强势回归,预示着比2019年更加显著的市场表现。
对于全球竞争对手而言,特别是库克领导的苹果,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如果华为继续扩大其市场份额,苹果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可能会被排挤到边缘角落。认可的请点赞!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