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大陆市场开放的东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富士康一路崛起,凭借着充足的劳动力和高效的产能良率,自攀上苹果这个高枝后,就迅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坊摇身一变成为全球数一数二的代工巨头。
然而,在富士康崛起之后,郭台铭却饮水忘源,为迎合老美,竟然公然叫嚣着这些年是富士康在给大陆“赏饭”吃。如今富士康更是要把产业链大规模迁往印度,撤离大陆市场。对此,不少外媒纷纷表示:富士康不再“赏饭”吃了。
都知道,富士康是苹果的“御用厂商”,一度包揽了苹果公司所有的iPhone手机订单。自从中美科技竞争爆发以来,苹果就有意降低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库克虽然表示“加码”印度市场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在老美大规模打压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大环境下,苹果也担心遭到来自中国的反制。
为了配合苹果,富士康在过去几年时间里陆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在印度建厂,即便期间受到了“口罩”事件、“员工罢工”事件的影响,可郭台铭非但没有萌生丝毫退意,反而决定再次“加码”,计划在2026年之前,把在大陆的价值约3000亿产能转移至印度,把当地员工规模扩大至20万!
对此,不少国内网友都表示担忧,毕竟苹果供应链体系庞大,很多中企供应商都要靠“果链”生存,还有富士康,曾为大陆创造了上百万个工作岗位,如今“人走茶凉”,国内这么多的员工又该何去何从?
客观来说,苹果和富士康的撤离的确会对大陆制造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也只是暂时的。原因很清晰,如今中国制造业正处向高端价值链转型的阶段,而富士康充其量只是一个低附加值的代工厂商,比亚迪和立讯精密等中企已经开始崛起,完全有能力填补空出的产能。
另外,华为蛰伏三载后,基本已突围了美西方的封锁,去年8月份Mate60系列手机携麒麟芯片和5G功能回归,这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华为在智能电子消费业务方面正在恢复活力,所释放的供应链价值并不比苹果差,将来可以塑造出很多个大型代工厂。
反倒是富士康,未来能否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仍然是个未知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富士康的处境并不乐观,估计郭台铭也没有料到,不遗余力的配合苹果,库克非但没有进一步提升富士康在“果链”中的地位,反而把原本属于富士康的27%份额iPhone订单分给了和硕和立讯精密。
另外,富士康之所以“铁了心”投资印度市场,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地有充足的廉价劳动力。据悉,印度普通工人目前每个月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大约只有900多元,不及国内的五分之一,人工和建厂成本都很低。
从表面上看,如今的印度在劳动力规模和消费体系等方面像极了开放初期的中国,富士康自然想复制曾经的成功。但事实是,印度当地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网上更是戏称“一个中国工人顶的上三个印度工人”,还有就是当地水电设施也不完善,这些因素导致富士康工厂的产能和良率都远不及预期,就拿iPhone15系列来说,居然出现了镜头藏灰、掉漆等低级的品控问题。
过去早已多次证明,中国市场在全球是无可替代的,富士康自从加速向印度迁移产能后,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数据显示,富士康员工规模已从120万跌至不足80万人,其市值更是一路下滑至3000亿以下。而在今年第一季度,鸿海集团的营收同比下滑了超过20%!究竟是谁在给谁“赏饭”吃,可谓一目了然。
正所谓“天狂有雨、人狂有祸”,尽管富士康未来能否在印度市场取得成功还无法盖棺定论,但郭台铭对大陆的傲慢态度已经惹怒了不少国人,倘若富士康在印度发展受阻、再想把产业重心放回大陆,还能得到支持吗?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