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朽木
摇篮是小孩用的,后来喻为最初培养人才的地方;基地是为培养优质产品或者人材而建的,就培养人才而论,亦似摇篮。现在摇篮无处不在,只要你愿意,即便你已耄耋,也可“躺卧”其中。
刚退休时,突然停止了忙忙碌碌的工作,心中空落落的,于是就想写点回忆。初始有点雄心勃勃,但因为读书太少,而且从没有接触过文学,拿起笔来却不知从哪里下手。好不容易动手后又觉写起来特别难,断断续续写了几年,只写出了几篇当兵前的碎片式记忆。因为不会电脑,不会用邮箱,写好了也发不出去,写着写着就灰心了,就停住手了。
也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微信。早就是县级作协会员、也略懂网络的大弟弟,拉我进了老家乡愁群。群友发表的作品满是故土芳香,文章内容大致与我写的碎片相似,于是跃跃欲试,想把早年写的碎片发上平台。微信上有发送文章的地址,可我太笨,写在QQ里的文章怎么也转不上微信。以前似曾相识的乡愁群主帮我转出並发上了平台。从来不敢谈论文学,而且从来没有从事过文字工作的老叟,在县乡愁平台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品,心里别提有开心。
乡愁群友都爱好文学,发的文章风格、体裁各异,交流的是文学信息与知识。连交流的方式也文学化了,有时按性别或者区域开展斗诗或者诗歌接龙,有时围绕一个专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过了一二年,发现某老年报可以扫码进入浙里养诗文群、书画群、光影群。
浙里养的微信群,群员更多,素质更高,在这些群里学到的知识自然也更多。群里有个名为“兔哥”的温州人,非常敬畏文字,如果看见错别字,不管你是谁都会严格指正,如果反复出现错误,他还会不留情面地给予批评。在他的监督帮助下,我的错别字也逐渐减少。
进了老年报浙里养诗文群后,除了相互交流学习,也可把稿件往群中发,编辑看中了,文章也会在老年报上刊发。
去年11月,突然发现浙报集团中也有可以在上面写点生活的“晚潮”。点击注册登记后,可以成为潮客。在上面可以看新闻、读文章,也可在上面发稿,偶而也会被刊用。
文字。资料图。据CFP。
自从加入了这些平台,我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劲头越来越大,而且欲罢不能。几年来,所写小文章不仅被乡愁平台、县报刊有所刊用,而且在浙报集团的老年报、晚潮栏目也有零星被用。网友戏说,按刊发文章的数量与刊发平台的级别而论,我已可申请加入省级的相应的作家协会。
但我自知这是年轻人在给我戴“高帽子”。有些文章被刊发,确实也有文章勉强还行的因素,但多少还有媒体恰巧需要的偶然,而且还有照顾、鼓励老者等特殊因素。
我十分清楚,中国著名的作家,我知道几个?他们的书我读过多少?我也知道以前没有读现在可以读。但现在去读,前一个小时读的,后一个小时就忘记了,补着读行吗?
昨天写这篇文章,写好就往“晚潮”平台发,一次次发现不妥而撤回,麻烦编辑好多次。其中一次是把“刊”字错写为“刋”,刊刋不辩,根拫不分,甚至于标点符号都常常用错,自己的文学水平有多高便可想而知。
因为生活在好时代,在免费提供的、方便百姓的平台上,被用了几块碎片式记忆,如果就此而忘乎所以,定会被多少人耻笑。
加入协会是要履行相应义务的,如若加入协会,我不仅履行不了义务,还会成为协会的累赘。想来想去,这辈子就不再做加入作家协会的梦了。但是在文学写作方面如果能再进步一点点,在有生之日反映生活的文章能够再多写出一点点,我还是非常渴望的。
任何才能,包括写作,均不是天生具备,而靠后天学成。学成要有环境,要有氛围,要有老师,学业稍有成时还要有相应展现的舞台。
回想这些年学习写作的过程,家乡的乡愁平台(包括作者微信群)、浙报集团的浙江省老年报(包括其中可以刷码加入的几个浙里养微信群)平台,还有最近加入的潮新闻平台(包括其中的潮客群),就是培养写作人才的摇篮或者是基地。
在这些摇篮或基地里,每天有看不完的文章,这些文章是免费的教材,是最新的书。在这摇篮或基地里,有许多群友、潮客、摄友、书友、编辑,他们有的是作家、教授,甚至于是现代的老舍、朱自清、沈从文……他们是我最好的老师。这搖篮这基地是一座座实力雄厚的学校,这学校对学生,没有年龄限制,没有文化要求,还不需要考试。学生如果学习有成,还可直接在平台上写点什么,兴许还有可能直接被刊发。所以,我虽不能加入协会了,但我十分愿意继续在这些平台上努力地学习。
“转载请注明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