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这个智能大潮中,我也感受到了 AI 的强大与奇妙。在工作中,我会求助于 AI,让它为我解疑答惑,为我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帮我处理海量数据,优化文案,简化繁琐的任务,提高我的工作效率。然而,当我沉浸在 AI 带来的便利时,一个问题也渐渐浮现在脑海:我的工作,是否终将被 AI 所取代?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刘慈欣的中篇小说《诗云》。小说中,人类诗人伊依和技术之神「李白」打赌:如果「李白」能够写出超越诗仙李白的诗,则「李白」获胜;如不能,则伊依获胜。为了让伊依信服技术的无所不能,「李白」化身为人,开始了创作之旅。他模仿诗仙的生活,体验人世百态,成为了一个出色的诗人,但仍无法超越诗仙。就在伊依认为胜券在握时,「李白」却展示了他的终极杀器。在「李白」看来,诗歌不过是文字的排列组合,而它要用穷尽法,写出所有可能的诗。于是,「李白」利用“量子态叠加”原理,以整个太阳系为代价,创造了一个漂浮在宇宙中的“诗云”,囊括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所有诗歌。这意味着人类诗歌的终结,因为在有限的字词排列组合中,再无新意可创。
读到这里时,我的内心感到震惊。惊讶于大刘想象力的同时,也动摇了我一直坚信技术无法超越人类的艺术创造力的观点。然而,故事的结尾给了我一丝慰藉。就在伊依即将认输时,「李白」却无奈地承认,“我写出所有的诗,但是我无法拥有它”。尽管他写出了所有的诗,但他无法创造出一个能够替代人类鉴赏诗歌的程序。
人工智能或许能够在某些领域超越人类,但它却无法取代人性的深度和温度。诗歌之所以打动人心,不仅在于字词的组合,更在于蕴藏其中的情感、哲思和人性光辉。机器可以模仿形式,但难以触及灵魂。这恰恰是人工智能的局限所在。
事实上,我们不必将人工智能视为威胁或敌人。相反,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我们的助手和伙伴。帮助我们处理繁琐的任务,提供新的思路和见解,提高我们的效率和创造力。但它无法取代我们的判断力、创新力和领导力。我们要学会与 AI 合作,利用它的优势,弥补我们的不足。我们要在人机协作中找到平衡,既不能盲目依赖,也不能固步自封。
未来已来,变革已至。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面对这个智能新世界,我们不应该恐惧,而应该拥抱。让我们以开放、理性的心态,去学习它、使用它、塑造它。让我们在人机共舞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和位置。用我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去引领这场智能革命。
这里是一段广告:
如果你也对人工智能的奥秘和未来充满好奇,不妨了解一下明略科技集团的「小明助理AI」。这个是我目前在用的AI助手,对于中文非常友好。提供一体化学习、聊天、创作新体验;能够与人对话互动,解答复杂问题;能够阅读、总结网页、文档,辅助创作,高效便捷地帮助你获取信息、知识及灵感。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