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愿你的记忆充满幸福苏湖第45期《记忆错觉》

第四十五场苏湖读书会

如期而至

这期我们关注的是大脑和记忆

我们的记忆可以被改写吗?

我们该如何分辨真假记忆?

为什么弗洛伊德是错的?

催眠能重新唤起记忆吗?

社交媒体如何篡改了记忆?

为何只有集中注意力才能形成记忆?

审讯官如何偷换了犯罪嫌疑人的记忆?

早教机真的可以提高婴幼儿的智力吗?

自闭症患者为何会有超常的记忆力?

本期讲者王梅

中科院在读的神经生物学博士生

带来这本《记忆错觉》

书中对以上问题均有涉及

关于本书

本书作者

茱莉亚·肖博士(Dr. Julia Shaw)

伦敦南岸大学法律与社会科学系的高级讲师、高级研究员

主要负责教授犯罪学和心理学课程

在著名的科学杂志《科学美国人》上

肖博士还是“记忆专栏”的主笔

讨论记忆是如何误导人们的

她同时也是刑事案件专家顾问

为警察提供相关训练

关于讲者

本期苏湖讲者--

王梅

中科院神经所博士研究生

她的研究方向是视网膜发育

谦逊的她号称对这本与记忆有关的书籍是“现学现卖”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

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

然而,记忆并不稳定

它像黏土,一次又一次被重塑

那么

并不可靠的记忆

到底是为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

还是会铸成大错呢?

来听听她的专业解读

记忆错觉

话题从婴儿期失忆开启

从对苏友的小调查来看

一般成人最早的记忆大概在3-5岁

这得从大脑的发育来解释

胎儿在母体中时,大脑的发育如左图所示

婴儿出生后,一直到两岁,再到10岁,大脑体积如右图所示

很显然

大脑随着时间推移,体积不断增加,结构逐渐完善

到了青春期后期,少男少女们的脑容量就与成年人几乎一样了

伴随着大脑体积的增大

神经元的数量却在不断减少

从上图右侧可以看出

从出生到成年

人类MD区域神经元数量减少了大约40%

伴随着神经元的减少

同时,突触也在变化着

即:神经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在动态变化中

记忆可能以某种方式存储在突触

丰富环境可以诱导更多的突触产生

从而形成更复杂的神经网络

无用的突触可能会消失

丰富环境饲养的大鼠拥有更复杂的神经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

对于小宝宝来说

常常带他们接触不同的新事物

认识这个多彩的世界

很可能是非常有利的喔

突触可塑性是我们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也是产生记忆错觉的基础

拿背英语单词作为例子

一个背过的单词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反复被使用

记忆这一单词的突触就可能不断被增强联系

再举个栗子

骑自行车就是很典型的“程序性记忆”

偶像剧里面男主角忽然失忆了

但他骑自行车的技能是不会消失的

这就是内隐的程序性记忆

小孩子们虽然没有2岁前的情景记忆

但这段时间的内隐记忆如何呢?

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

但这段人生最初时光留下的内隐记忆

很可能对他们的性格很重要也未可知

讲者用丰富的例子

生动地讲述了记忆的各种不靠谱……

记忆错觉有时会带来难以估量的代价

菲尔斯埃克斯案中的被告

在一系列不严谨、有问题的取证之后

被认定犯了强奸幼童的罪名

并判了重刑

事实如何依旧是个谜团

但需要诟病的是

警察当年的取证过程很可能诱导了孩童产生虚假记忆

记忆错觉大多数时候无伤大雅

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制自己的生活

只是要在少数可能产生严重后果的时候提高警惕

下期预告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kuaibao.qq.com/s/20180310G097D5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