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六一”儿童节,我们来学习一些甜蜜蜜的化学知识吧~~
棉花糖(块状)和棉花糖(絮状),因为外观、口感都白白软软的像棉花一样,所以在中文里都被叫做“棉花糖”,但实际上,它们是成分、起源、制作方法都不相同的两种糖果。
丨棉花糖(块状)——Marshmallow
棉花糖(Marshmallow),是我们常见的糖果,因为口感、质地类似棉花而得名。但很少有人知道,棉花糖也是人类已知最早的糖果之一。
早在公元前 2000 年前,古埃及人就会利用生长在沼泽地的葵类植物“药蜀葵”的根部,榨取出粘稠的汁液,并与蜂蜜混合,制成了最早的棉花糖。棉花糖的英文名称“Marshmallow”,就是源于这种植物的口语名称“Marsh Mallow”。棉花糖在当时,可是相当的金贵,只有神明和皇室才能享用这种甜点。
药蜀葵
19 世纪初,药蜀葵被引入法国,法国厨师也采用药蜀葵根部的黏液,与糖浆、蛋白、香草籽搅打混合成蓬松海绵状,经过定型干燥后,制成了现代的棉花糖。
药蜀葵根部熬制的黏液
但是这种制作方法工艺复杂,制作好的棉花糖需要在模具中干燥一到两天才能最终成型,很难投入量产。所以,棉花糖在当时并没有大量推广。
直到 19 世纪末,棉花糖的制作工艺得到突破——明胶代替了药蜀葵汁液,并且添加了玉米糖浆。
明胶
明胶,就是我们常说的“吉利丁”,是动物皮、骨内中提取的胶原蛋白水解的产物,所以也被称为“动物胶”,常用作食物、药物、化妆品的胶凝剂。
“明胶”的加入,可以说是给棉花糖注入了“灵魂”。它将气泡稳定在糖果内部,赋予棉花糖柔软、Q弹的质地,而且明胶的熔点在 35℃ 左右,可以使棉花糖“入口即化”。而添加玉米糖浆,则可以增加糖的溶解度,延缓结晶。用这种配方制作的棉花糖成本更低,而且适合大规模生产。自此,棉花糖才开始正式风靡全球。
棉花糖(絮状)——Cotton candy / Fairy floss
棉花糖(Cotton candy)因为貌似棉花而得名,是公园、游乐场中的明星甜品,它的原料就是简单砂糖。
砂糖是蔗糖含量在 99.5% 左右的精制食糖。把砂糖放入棉花糖机的容器中加热熔化,当容器高速旋转时,糖浆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容器上的小孔甩出,瞬间冷却后变为纤细的糖丝,用竹签收集糖丝就制成了棉花形状、软蓬蓬的棉花糖。
蔗糖
絮状棉花糖起源于 15 世纪意大利的贵族甜品“纺糖”,那时候的人们会在加热的糖浆中快速搅拌,拉出糖丝制成甜品,这种操作类似我们中餐料理中的“拔丝”。因为工艺复杂,纺糖在当时只达官显贵才能享用。。
首个机械化棉花糖机,由爱好发明的美国牙医 William Morrison 和糖果商 John C. Wharton 于 1897 年发明,他们把发明带到了 1904 年的世界博览会上,并以“仙女丝”(Fairy floss)的名字售卖,标价 25 美分/个,相当于现在的 8.48 美元(约 60 元人民币)。整个世博会期间他们总共卖出 68655 个,大赚一笔,棉花糖也从此开始风靡全球。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