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旋转舞不仅仅是舞蹈,更是一种宗教仪式。被称为“梅夫拉维祭拜仪式”,或“旋转舞仪式”,是一种优雅的灵魂出窍的舞蹈仪式。
它的创始人是贾拉尔丁·鲁米,他被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天才诗人,是伊斯兰苏菲教派毛拉维教团的创始人之一。
1207年, 鲁米出生在阿富汗,为了躲避当时蒙古帝国的入侵威胁,他们全家逃往麦加,几经辗转,最后于1228年在土耳其的科尼亚定居下来。
1244年,鲁米结识了神秘的托钵僧沙姆斯·大不里士,这个僧人曾经在中国西北部的一个寺院学习具有神秘力量的经卷,鲁米得到了沙姆士深入心灵的点拨,就此顿悟。
用鲁米自己的话来说:“我从人类身上看到了从前认为只有在神明身上才有的东西”。
这段神秘的奇遇,对鲁米一生影响极大,把鲁米带往另一个境界,超脱了凡世的尘俗。
一次在苦修中,因听到铁匠铺的敲击声,而感受到了来自神明的力量,情不自禁地旋转起来没有停歇,感受到了与宇宙与安拉的连接。
鲁米把联接时受到的启示以抒情诗的形式记录下来,命名为《沙姆斯·大不里士诗歌集》。
这部诗集收录了三千二百三十首抒情诗,共计三万五千诗行。
诗中运用隐喻、暗示和象征等艺术手法,通过对“心上人”、“朋友”的思念、爱恋和追求,表达修道者对神明的虔诚和信仰,阐发了“人神合一”的苏菲之道。
八年之后,沙姆斯去世。为了纪念这位挚友,鲁米创立了苏菲派莫拉维教派,也即西方所熟知的“旋转苦修僧“。
鲁米在生命的最后十三年中,创作了诗歌巨作——叙事诗集《玛斯那维》,共六卷,五万一千余行。
这是应他最喜欢的学生胡撒姆·恰拉比的要求而写的。
在这部鸿篇巨制中,鲁米将苏菲教义以诗歌的形式传达出来,更易于苏菲们的理解和记忆。整部诗集都是由鲁米口述,胡珊听写而成。
这部鸿篇巨制凝聚了诗人的全部智慧和学识,被苏非派奉为稀世珍宝,称赞它是“知识的海洋”、“波斯的《古兰经》”。
之所以誉称《玛斯纳维》是“知识的海洋”,是因为它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甚至包括一些关于未来的预知。
对于当前所处的这一个时期,世界进入停滞期,月亮照东方,西星皆黯淡。
由此开始往后的到2030年,最为关键的时间节点是2025年和2027年。
动与静都是修行的方式,佛教禅宗修行则以打坐入定的方式进行。
而苏菲派的旋转舞则相信万物无时无刻都在旋转。
人的构成分子和宇宙中的地球和星球一起旋转,人从出生,长大,年轻,老去,去世,都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
尽管佛教禅宗与苏菲派苦行僧修行方式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达到忘我的与神明心灵相通的境界。
旋转舞仪式开始,德高望重的长老会带领一群舞者缓慢入场,他们都是身穿黑色长袍,头戴骆驼色高帽,表情肃穆,双手抱肩。
他们席地而坐,苏菲派的乐队现场演奏,主祭司歌咏经文,他的嗓音浑厚,悠远绵长,伴随着芦笛的伤感调子。
然后舞者脱下黑色斗篷,落出白色礼服和宽大的裙子。舞者的黑色装束象征着尘世间的万事万物,脱去黑衣意味着摆脱凡尘。白衣和白裙代表神明,土黄色的高帽子象征墓碑。
一开始的旋转,他们把手臂弯至胸口,意味着他们放弃了自我和现世的生命,重生与神明的结合。
舞者右手向上,表示接受神明的赐福及从他而来的能量。左手向下半垂,表示将神的能量传递给大地及大众;头向右侧,表示没有了自我,及完全接受神明的安排。
然后开始以左脚为圆心旋转,意味着世间万物生生不息、四季变换和周而复始。
不间断的旋转,代表舞者距离神明越来越近;转舞分为七部分,暗示着创世纪的七天。
这种舞蹈的创作是为了冥想之用,通过单调、简单的动作,达到宗教里平静、冥想的境界。而信徒的旋转是追求心、情感与灵魂的融合,最终达到与神明的天人合一。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