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北京市财政局出品,北京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中心承制的科学文化教育节目《大先生》第三季,将于7月30日在北京卫视播出。本期节目有幸邀请到了加速器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教授陈佳洱。让我们跟随未来团的脚步,一起走近他的加速人生。
文学家父亲种下的科学种子
古往今来,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智慧的光芒照亮科学的世界,用卓越的贡献塑造着人类的未来。陈佳洱院士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科学研究、教育领域均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在科研领域,陈佳洱院士的成就举世瞩目。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众多开创性成果,不仅提高了我国在加速器领域的研究水平,也为国际物理学界所瞩目。
然而时间如梭,陈佳洱先生如今已是90岁高龄,84岁才正式退休的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虽然已经退休,但陈佳洱院士依旧每天坚持坐在电脑前工作,并且还会每天抽出时间,翻阅报纸,关注国家发展,社会时事,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
而陈佳洱院士为什么会走上科学报国之路?这源于他的父亲,被誉为“东方安徒生”的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据陈佳洱院士回忆,那是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年仅6岁的陈佳洱觉得有点害怕便去找在书房写作的父亲。为了转移陈佳洱的注意力,陈伯吹问道:“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
年幼的陈佳洱彼时什么也不懂,童言无忌道:“隔壁老奶奶说是因为雷神公公要劈不孝子”。
听了这话的陈伯吹,告诉陈佳洱这是错误的,并告诉了他雷电产生的原因。但是陈佳洱依旧是一头雾水,陈伯吹便做了一个“摩擦起电”的小实验,那是陈佳洱第一次感受到物理的奥妙。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陈伯吹在年幼懵懂的陈佳洱心里种下了一颗科学求真的种子。陈伯吹还经常对陈佳洱叮嘱道“科技救国”,“要为国家有所贡献”等等,这些话都被陈佳洱牢记于心。也正是在父亲的影响和自身的努力下,陈佳洱成长为我国核物理领域加速器研究的拓荒者,开启了自己的加速人生。
生活中处处有“加速器”
加速器到底是怎样一种神奇的存在?它为什么能在多个领域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加速器”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们是探索物质微观结构、宇宙起源以及开发新型材料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加速器”是用人工方法把带电粒子加速到较高能量的装置,常被用于像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固体物理等的基础研究以及工业照相、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比如医院里照X光,CT就是通过“加速器”把电子加速到一定能量后,打到一个金属靶,才产生了X光线。
由此可见,“加速器”在我们生活中也处处有影子,北京大学更是为中国第一台4.5MV静电加速器建起了一栋大楼。这台机器有多么重要?陈佳洱院士赴外进修期间遇到了什么事情?又是怎么通过“加速器”来揭开中华文明溯源的未解之谜?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