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2017年,在“3+1”业务模式引领下,北大医信各业务版块都取得了新进展。
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叶全富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3+1”业务模式引领各业务板块提速
北大医信CEO 陈中阳
首先在院内业务方面,IIH正式推向市场。作为北大医信的看家基石,北大医信举全集团之力,历时3年多研发的新一代医院核心业务系统——智慧医疗一体化数字医院产品(简称:IIH),在去年下半年正式推向市场,目前正在包括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在内的多家医疗机构试点上线。
陈中阳表示,北大医信从方正众邦开始就致力于围绕院内信息化做整体解决方案,并推出了中国第一代CHIS系统,几年前在全国首次提出“集成”理念,并在多家大型医院落地实施了“高可用”的集成平台,引领行业,帮助医院实现了院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我们对IIH有很大的期望,我们希望能延续产品研发传统,同时我们也有自信IIH能继续引领新一代智慧化一体化的产品,我们相信这是一家企业的产品基因。”陈中阳说。
其次是区域医疗方面,医联体解决方案更趋成熟。在面向区域卫生和集团化医院,不管是紧密型或松散型医联体,民营医院或是连锁医院医联体,北大医信的解决方案和产品都更加成熟和完善。在实践积累中,北大医信还重点打造了“一个共享平台,两大数据中心,四大业务应用,两类云服务”的综合解决方案。当前,北大医信已有北大医疗集团统一预约资源中心、贵州省电子病历共享平台、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及西双版纳景洪市医共体等多个创新项目。
再次是“医疗+互联网”业务取得突破。去年,北大医信开始与北医三院在互联网医疗建设方面展开合作,打造出紧贴医生需求、医院指导监督、深度对接服务、线上线下一体的互联网化产品。同时,北大医信还重点参与了北大医疗集团化互联网医院运营和产业的延伸。
陈中阳认为,北大医信的所有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是从医疗机构出发,这也是北大医信20余年的优势所在,通过信息化和移动手段,把医院内资源向院外延伸,这是北大医信“医疗+互联网”的初衷。
最后是“+1”,即针对数据的分析和利用,与合作伙伴在医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开展合作。“不管是针对院内数据、区域数据的利用,还是对于通过互联网医疗等除临床数据以外的健康数据的析挖掘和利用,我们都已经有了很多尝试和案例。”陈中阳表示,针对数据的应用,北大医信选择与学术机构和客户等合作伙伴进行合作,比如,与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中心、人民卫生出版社等学术机构进行了很多尝试,目的是把权威标准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挖掘,并嵌入到医疗信息系统,从而为智慧医疗提供更智能的临床决策支持。
北大国际医院上线IIH进展顺利
北大医疗集团信息管理部总经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黎分享了该院上线IIH的历程和建设体会。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李黎
李黎指出了目前医院信息化的痛点问题:一方面是一体化不足,主要表现为业务系统多、数据接口多、功能模块多,存在着重复建设的问题,同时,由于电子病历系统与医生工作站相对独立,医生要在不同系统中切换才能工作,导致易用性和体验较差,再加上涉及的供应商多,造成维护成本高;另外一方面是过去的医院信息系统以费用管理为核心,主要由挂号、收费、药房、候诊等系统组成,功能单一且相互独立,而以经济核算为主线的门急诊信息系统与电子病历系统之间独立,这降低了患者诊疗信息共享程度。
据介绍,北大国际医院是IIH主要依托的原型研发基地,通过全面梳理结合业务应用需求,IIH在2015年启动立项,经过三年多的研发,于2108年1月开始在北大国际医院试点上线,目前各模块正在该院逐步上线之中,进展顺利。
李黎表示,IIH的核心理念是一体化、智慧化和注重体验。比如在智慧化方面,能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开立医嘱,能提供更多图标、说明书、趋势、相关文献资料,帮助医生回归看病本身,把与诊疗无关的费用自动带出,医生还可以根据诊断直接调取知识库,展示搜索内容相关的文献目录供医生学习。同时,还支持专科的图形、图标展示,如牙科等,支持全资源预约展示,包含多价格、多保险类型策略,应用体验好,操作界面简单易用。据李黎透露,目前该院正根据业务科室反馈的需求进行持续完善和磨合。
会场座无虚席
会上,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学术编辑中心主任贾晓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信息科科长张草贤、广东省人民医院信息科科长刘亮、沧州市中心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冯骏、北大医信区域医卫信息系统产品部总监孙琪等也分别作了主题演讲。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