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
设工程利用BIM进行应用规划时,由于软件众多,规划方案如果不能完美适配工程实际情况,很可能事倍功半。BIM的工程应用既系统,又复杂,在应用规划时,应该如何做出最适配规划方案?
Preparation
准备阶段
三维场地布置(建模)
三维场地布置阶段应利用建模软件合理规划场地,将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位置安排好,为的是给现场材料堆放、行车路线的优化提供参考。
BIM应用规划时应根据每个工区材料需求,在塔吊覆盖范围内布置钢筋加工棚、钢筋原材半成品堆场、模板堆场、钢管扣件堆场等,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提高施工场地的利用率。
为避免因道路不合理造成的场地内交通不畅,须利用BIM技术在场区中模拟各种车辆在临时道路上行进路线、材料运输车辆进出场和卸货位置以及不同车辆会车过程,在交叉路口对进场车辆进行合理分流。
图纸会审及深化设计
应用规划在图纸会审及深化设计阶段应排查施工图中的问题并进行碰撞检查,采用BIM模型进行图纸会审,并在模型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当发现图纸中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存在冲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会同设计方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与传统图纸会审不同,基于BIM系统可快速、准确地按楼层、构件、区域进行工程量汇总统计,可对比施工组织设计数据与实际模拟数据,在过程中滚动对比分析。
软件可以快速计算实际物料使用情况,对图纸设计用量的合理性进行判断,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物料使用,使图纸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可有效避免材料浪费,避免项目竣工才知道盈亏的弊端。
技术交底
BIM系统可以极大地丰富交底形式,对复杂节点和施工难点,以三维模型或动画等形式与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对交底效果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可将系统文件导出为PDF,便于施工人员对施工内容有更加立体的认识与理解。
三维格式转化
在准备进行相应的标注工作之前,可以将模型文件转化为指定的文件格式。
模型注释
在对模型进行标注时,可在文件的上方设置标签,在点击标签后就可对模型进行相应的标注。
电子三维交底合成
采用PDF格式转化可以把原来的可视化PDF文件合成或者是加入到原本的文件交底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文件中的内容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
优化施工方案
利用模拟技术合理调整施工顺序,优化细部防水构造、优化主题和附属的接口。
先运用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虚拟建造。通过BIM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再结合模型优化,对方案进行论证和优化,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方案的安全性。
Construction
施工阶段(协同)
质量管理
基于BIM模型,结合移动端对质量进行跟踪管理。BIM技术的应用更类似一个管理过程,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多方的协同。在项目运行过程中需要以BIM模型为中心,使各参建方在模型、资料、管理、运营上能够协同工作。
安全管理
基于BIM模型,结合移动端对安全进行跟踪管理。在虚拟的三维环境下可方便地发现设计中的碰撞冲突,在施工前快速、全面、准确地检查出设计图纸中的错误、遗漏及各专业间的碰撞等问题,从而减少施工中的返工。
进度管理
优化进度计划,通过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对比,及时进行管控。
通过将BIM与施工进度计划相链接,将空间信息与时间信息整合在一个可视的4D(3D+Time)模型中,可以直观、精确地反映整个建筑的施工过程和虚拟形象进度。
物料管理
以构件为单位进行物料用量管理,随时掌握材料的节超情况。
工程量统计结合4D的进度控制,即所谓BIM在施工中的5D应用。BIM是一个富含工程信息的数据库,可以真实地提供造价管理需要的工程量信息,借助这些信息,计算机可以快速对各种构件进行统计分析,非常容易实现工程量信息与设计方案完全一致。
Project completion
竣工阶段(核算)
分包结算时,根据模型提取的信息,汇总各分包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完成的工作量。
工程资料的储存、分享方式对竣工结算的质量有着极大影响。传统的工程资料信息交流方式,人工重复工作量大,效率低下,信息流失严重。而BIM 技术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技术平台,基于BIM三维模型,并将工期、价格、合同、变更签证信息储存于BIM 中央数据库中,可供工程参与方在项目生命周期内及时调用共享。从业人员对工程资料的管理工作融合于项目过程管理中,实时更新BIM 中央数据库中工程资料,参与各方可准确、可靠地获得相关工程资料信息。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凡本微信所发布的原创文章,内容版权均为建筑技术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转载、摘用须注明原出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