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如果说前30年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是“制度红利”“土地红利”和“人口红利”,那么后10年,则更多是以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为代表引发的消费升级。
手机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从单一的通讯工具迭代为集通讯、社交、娱乐、支付为一体的生活必需品。到如今,随着人工能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新功能必须要不断地延伸、丰富和提升人们的体验,才具备市场竞争力。
从特权到赋能
以摄影为例,其诞生之初专业设备+专业知识储备,以及不菲的经济投入,只在上层社会流行;到了1975年数码摄影诞生,摄影开始走向大众,但要拍出高质量照片,除了专业知识外,器材的购买和使用仍然成为阻隔大众的一道门槛;直到手机摄影的出现,“全民摄影”迎来了第一道曙光。
早期,手机带有的摄影功能仅有11万像素,清晰度极低,根本无法进行缩放,夜晚摄影更是天方夜谭。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手机摄像头逐步安置了闪光灯、实现了自动对焦、达到了千万级像素,到现在,千万像素、双摄像头、自动对焦已经成为行业标配。手机专业摄影水准的快速提升加上“傻瓜化操作”打破了摄影的“高门槛”。
曾经摄影是一项专业,现在摄影是每个人记录、表达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麦克卢汉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伸”,在手机摄影上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而科技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总能一次次突破人们的想象。
AI开启智慧摄影
面对秀色可餐的美食、或是姹紫嫣红的花卉,或是憨态可掬的宠物,在你打开手机的一瞬间,它就自动识别出这是何种场景,与此同时开始一系列智能化运算,用户不用去设置复杂的参数、调换镜头,就能得到理想的照片。过去,手机只能作为工具被动地记录下用户希望拍摄的对象,如今,在AI技术的帮助下,手机摄影还能够“读懂”用户的需求,继而自动调整,真正实现“拍你想拍”。
摄影从胶片时代、数字时代开始驶入智慧时代,其智慧性不仅体现在专业度上,也体现在零门槛和人性化上。可以说,手机智慧摄影将开启摄影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实现摄影艺术的普及化——让大众跳过专业技术和知识的积累,直接进入摄影创作阶段。
就像手机告别了过去厚厚的使用说明书一样,现在智慧的摄影,通过借助AI深度学习和大数据计算能力,小小的AI芯片能像人类一样进行思考和审美,像华为P20系列手机,已经可以智能识别出19个类别、500多个场景,做到“一景一物一算法”,而且还运用了AI防抖技术,解决了手持长时间曝光难以避免抖动的“世纪难题”。
好比说,你拍照时华为P20 Pro就是一位随身相伴的专业摄影师,教你构图,还能为你过滤和校正由于抖动造成的面画偏移和模糊。更厉害的是,这位“摄影师”还支持5倍三摄变焦,其中的主镜头达到了4000万像素,这样的顶级配置加持,让专业摄影不再属于少数派。
摄影的美好时代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摄影上,就是拍出美好大片的需求和实现能力之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摄影功能的好坏已经成为评价一部手机的核心指标之一,没有好的摄影体验一部手机就无法进入行业第一梯队。同时,人们的要求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希望从使用过程到照片效果,每个环节都得到最佳体验。
为此,各大手机厂商纷纷在摄影上角力竞争,提升空间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被快速压缩,这几年除了对原有功能和硬件修补、提升外,几乎没出现过什么革命性提升,由互联网催生的智能手机市场成为竞争红海。今年,随着人工智能在手机摄影领域的应用,华为P20系列手机的智慧摄影,就再次让人眼前一亮。
不可否认,今后最有可能颠覆现有产业格局的新拐点就是AI人工智能。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到2025年,人工智能要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从现阶段看,至少在智慧摄影方面,人们已经看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应用前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