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互联网时代有一句名言:“在互联网,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那时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你就能畅游网络,不必担心隐私泄露。但是,伴随科技进步,人类被网络掳获,隐私全面沦陷。如今,互联网不但知道你是一条狗,还知道你的品种、毛色、体重、疾病史……
《后窗》:超前寓言
步入正题前,我们先聊聊短片的灵感来源——电影《后窗》。
《后窗》是希区柯克最知名的一部电影,在 IMDB 上一度排名第13位,应该算希区柯克最多人看过、也最多人喜欢的电影。主角 L.B. Jefferies 是一名摄影记者,充满好奇心。一次意外受伤,Jefferies 必须安心在家养病。于是他拿起望远镜,观察对面楼上各色人等的生活以排遣无聊。有一天,他目睹了一起谋杀案……
《后窗》剧照
希区柯克擅长玩弄悬念,《后窗》也不例外。主角被困在有限的空间内,用望远镜打发时间,直指人性最隐微的欲望:偷窥。
窥视癖是一种心理本能,
弗洛伊德认为窥视癖满足了内心潜意识的需要,
人们通过这一来获得性的满足。
前互联网时代,防止偷窥的手段很简单:拉好窗帘。如今窥探隐私的方法以几何级上升,无孔不入。你的网页游览记录、邮箱、密码、身份证、银行账号、甚至你的脸,都有可能被人偷偷记录在案。
2014年爆出的好莱坞艳照门就是一桩特大窃取隐私事件。200多位名人包括热门影星的艳照被泄露到互联网上,引发广泛流传。黑客借助一个漏洞,暴力破解了受害者的用户名和密码,轻易取得这些照片。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也同时让你的隐私全面曝光在他人的目光下。在黑客面前,绝大多数人毫无抵抗力,被人从头到脚看得清清楚楚。
#DeleteFacebook
为了庆祝 Instagram 用户数超过5亿,Facebook 创始人 Mark Zuckerberg 发布了一张在办公的照片。眼尖的网友指出一个奇怪的地方:Zuckerberg 用胶带贴住了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和麦克风,用一种最传统的方式来防治黑客。
图片源自网络
有人问,这是他多疑的表现,还是好习惯?像 Zuckerberg 这样的名人,是黑客眼里的高价值目标,遮住视频和音频入口只能算一种基本操作。毕竟黑客通过远程操控笔记本或者手机摄像头偷拍小视频,早已不是新鲜事。
Zuckerberg 最近惹上了更大的麻烦:不是自己的隐私泄漏,而是 Facebook 泄露了5000万用户数据。这些被泄漏的隐私数据被一家叫「剑桥分析」的公司利用,分析用户的投票倾向,从而影响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帮助特朗普登上总统宝座。这家公司还曾帮助英国实现脱欧公投。
此事曝光后,震惊世界,Twitter上网友们纷纷开始用#DeleteFacebook 发表不满,包括 Elon Musk 等科技大佬也纷纷加入了这个行列。
Whatsapp 联合创始人 Brian Acton 发起 #deletefacebook
个人的隐私泄露也许只是造成财产或名誉受损,但5000万人的隐私泄漏,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影响一场总统大选。假如有人掌握了上亿人甚至更多的隐私,他是否将拥有暗中左右世界的权力?
亚洲的隐私保护更加令人堪忧,侵犯隐私的情况比比皆是,以 BAT 为首的科技巨头同样如此。某国内搜索引擎巨头 CEO 更是公然宣称:“如果人们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很多情况下他们是愿意的,那我们就可以用数据做一些事情。”
无隐私,不自由
短片《暗黑网络:窗》的灵感源自希区柯克的《后窗》,美国电影人暨艺术家 Jason Allen Lee 通过以监视这个动作为隐喻,与1954年的这部经典作品进行了一次对话。短片画面对准高楼大厦的窗户,用升格镜头窥视窗户里的一举一动。观众透过窥视之眼,高高在上地偷窥窗户里的一切,暗示数字世界无处不在的隐私侵犯。
这位常驻孟菲斯的艺术家解释道:
“窗是一种非常电影化的意象,
人们的眼睛会穿透黑暗的茫茫建筑外墙,
聚焦窗户里面发生的故事。
一扇打开的窗就是一张邀请函,而问题是,
观者究竟是什么身份?在数码世界里,
我们毫无选择地与他人分享着自己的私人生活,
但这种分享未必是自愿的。”
当你没有被观察、被监视、被记录的时候,生活会变得更私密、更自由。隐私,某种意义上也是我们所说的自由。
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电视……假如技术被滥用,这些科技产品就是窥视你隐私的“窗户”,技术越发展,隐私也越脆弱。
隐私死去的那天,自由将随之衰亡。
撰文/林松
编辑 /Azure
NOWNESS
继续观影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