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2024年10月中国神舟19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后,各国都羡慕坏了,可唯独美国闷闷不乐,在新闻发布会上,我国负责人一句话算是彻底将美国给整“破防”了,直言:“航天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我们十分期盼美国两名宇航员能安全归来”。[给力]
(信源:封面新闻——太空“出差”近8个月后,美俄四名宇航员搭乘“龙”飞船返回地球 2024.10.26)
美国波音公司,曾经的航空巨头,如今却深陷泥潭。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星际客机”项目的失败和两名美国宇航员的太空滞留。
“星际客机”,从2010年项目启动至今,十多年的研发历程充满了坎坷。技术测试一再失败,自动对接、推进器系统等核心技术问题频出,甚至出现过氦气泄漏的险象,迫使宇航员不得不手动干预才能完成对接。
更令人担忧的是,飞机事故、卫星解体、大规模罢工等事件接连发生,进一步加剧了波音的财务危机,使其无力支撑太空项目。雪上加霜的是,美国经济下行,债务问题日益严重,这些外部因素也给美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在“星际客机”困境的背景下,中美航天合作的现状显得尤为尴尬。“沃尔夫条款”,这个由美国国会通过的法案,禁止NASA与中国航天机构进行任何双边合作,将中美两国的航天合作之路彻底堵死。
“星际客机”的困境,更加凸显了中美航天合作的必要性。如果美国能够放下偏见,与中国开展合作,或许能够更快地解决技术难题,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两名美国宇航员的太空滞留,让人们不禁想起1993年“银河号”事件和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
这些历史事件,提醒我们,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同时,“沃尔夫条款”的存在,让这种合作变得遥遥无期。
航天探索,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从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航天合作的案例,展现了两国在太空探索中的相互依存与竞争。
在1986年,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悲剧性地爆炸,随后,美国在火箭发射上的连续失败,迫使其开始考虑使用其他国家的火箭来发射卫星。
这时,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技术日益成熟,成为了国际市场上的一个有力竞争者。经过三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成功用“长征”火箭将“澳星”B1成功发射升空,这标志着中美太空商业合作的开始。
在深空探测方面,美国通过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为人类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而中国的嫦娥探月工程和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也在不断向深空探测领域迈进。两国在这一领域的竞争促进了航天技术的进步。
“星际客机”的困境,给美国航天领域敲响了警钟。美国应该反思其在航天领域的战略,摒弃冷战思维,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和合作,特别是与中国这样的航天大国开展合作。
未来,中美航天合作之路依然充满挑战。但我们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际形势的变化,中美两国最终会选择合作,共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波音和NASA焦头烂额之际,中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状态良好。这无疑是对美国航天界的一种刺激。虽然美国NASA局长曾多次表达与中国合作的意愿,但“沃尔夫条款”却像一座大山,横亘在两国合作的道路上。
美国自掘坟墓,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