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不同含义的技术特征却采用了相同的表述,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本系列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解读,帮助读者了解:  

如何判断专利申请质量

怎么把专利申请写得更好

在专利撰写中,将实质含义不同的技术特征用相同的表述呈现这种现象,屡见不鲜。简单举个例子,同一篇专利中,不同含义的限制条件都采用预设条件来进行表述。那么,这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基于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一篇专利的技术方案梳理,理解这篇专利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

然后,再看下原始权利要求,分析下是否存在不同含义的技术特征采用了相同表述的情况呢?

对比修改后的权利要求,这些修改是否符合你的预期?

01技术方案梳理

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社区不文明行为的管理不够及时,往往是事后救济无法做到提前干预。

技术方案:

每隔一段时间通过公共区域的监控设备采集监控数据,识别监控数据中有目标(如,人、动物、车辆、物体等)的图像并筛选出来,通过图像判断这些目标是否存在异常(例如,狗没牵绳、车辆牌照不正常等)以及异常类型;如果存在异常,将监控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并生成预警信息,同时根据异常数据的类型从数据库中选择对应的宣传数据进行宣传。

其中,判断目标是否异常所用的图像数据是通过处理的。即:社区中包括多个不同的监控区域,需要将同一监控区域在不同时间点的监控数据做一个整合,然后删除其中相似度小于等于90%的图像数据,保留为数据集合。

02原始权利要求

1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社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S01、构建社区服务数据库,该社区服务数据库内存储有社区监控数据和宣传数据;

S02、实时获取社区公共区域的监控数据,然后按预设条件对监控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生成监控特征;

S03、将监控数据中同一监控区域在不同时间点的监控特征进行汇集,生成特征数据集合;

S04、按预设频率获取特征数据集合,再按预设条件对特征数据集合中的监控特征进行判断,生成判断结果;

S05、获取判断结果且对其进行识别,在判断结果不符合预设条件时,将对应的监控特数据设为异常数据并生成预警信息输出,同时,按照预设条件选择宣传数据并下发至社区,由社区的公共媒体播放设备进行播放。

03修改后权利要求

1 .一种社区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社区公共区域的实时监控数据与预设参考特征,提取监控特征;

基于同一监控区域在不同时间点的所述监控特征, 确定监控特征集;

基于预设频率,获取并判断所述监控特征集中的所述监控特征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响应于所述监控特征集中的所述监控特征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基于所述监控特征将对应的监控数据标记为异常数据并确定异常类型;

基于所述异常数据生成预警信息;以及

基于所述异常类型确定宣传数据进行宣传播放。

04问题分析

光看原始权利要求,应该有不少人发现其可能存在上文所述的表述情况了。

原始权利要求中出现了4次“预设条件”的表述,但是这些预设条件是相同的预设条件还是不同的预设条件呢?如果是同一个,应该用指代“所述”体现,如果不是同一个就会造成歧义。

通过技术方案梳理我们知道,这4个“预设条件”表示的实质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位置的“预设条件”,指的是将包括目标对象的监控图像提取出来,作为监控特征;

位置和的“预设条件”都指的是特征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需要满足的条件,包括物品没有乱扔、宠物有栓绳或者套嘴套、车辆车牌悬挂正常且正确等      ;

位置的“预设条件”指的是根据异常数据的异常类型从数据库中选择宣传数据需要满足的条件。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用“预设条件”实质的含义进行表述,尽量避免同一技术特征采用相同表述的问题。同时,还克服了原始权利要求存在的限制性问题,表述也更加简洁清晰。

05更多实例

以上问题还只是较为简单的一种情况,实际撰写中还有一些更复杂、问题更严重的类似表述。例如,同一申请中,实质含义不同的参数,在不同应用场景、不同时间场景等采用同一表述。来看下面的两个例子。

例1:一种生产线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权1技术特征:利用包括当前时刻在内的一段生产线数据工艺参数,通过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分别预测得到质量指标的预测值及质量指标的不确定性范围;

权2技术特征: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方式训练所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按照设定频次采集生产线数据、工艺参数、以及质量指标的历史数据,生成训练样本和标签;利用所述训练样本和标签,训练得到所述第一模型和所述第二模型。

可以看出,权1中的生产线数据和工艺参数,是在模型应用场景中涉及的数据,而权2中的生产线数据和工艺参数是模型训练场景涉及的数据,至少模型训练涉及的数据在时间上要早于模型应用的数据,两组数据并非是相同的,这样写很容易造成歧义。

较优的写法可以是:将模型训练场景的数据改为样本生产线数据、样本工艺参数。

例2:船舶运动监测方法

某权要技术特征:

基于航行信息,在航行数据库中检索,确定第一船舶运动参数;所述航行信息包括船舶标识码、船舶载重、目标航道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船舶运动参数,确定所述当前船舶的目标运动参数;

响应于所述第一船舶运动参数不满足预设条件,基于航行信息,在所述航行数据库中检索,确定第二船舶运动参数;所述航行信息包括所述船舶标识码、所述船舶载重、航行速度、目标航道的水深和水流速度、目标航道的风向风速;……。

可以看出,这个权要中,两次检索所用的航行信息实质是不同的,一个包括当前船舶的船舶标识码、船舶载重、目标航道标识,一个包括当前船舶的船舶标识码、船舶载重、航行速度、目标航道的水深和水流速度、目标航道的风向风速 。但是都用"航行信息"来表述,如果后面要引用“所述航行信息”不清楚引用的是哪一个。

较好的应该是用不同术语作区分,例如用第一、第二区分。

06导致的问题

那么,上文这种表述情况会导致什么问题呢?

最直接的问题还是不清楚。例如,上文第一篇专利,看原始权利要求的人可能都看不太明白这4个预设条件到底是什么?怎么用的?

另外,这样的表述后文涉及引用时也会不清楚引用的是哪一个;在说明书撰写中容易产生混乱,导致最终呈现的说明书可能产生支撑不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上面的不清楚和说明书支撑问题,都可能在审查中引发审查意见,例如中国专利审查中可能引发专利法26.4条对应的审查意见、或者导致美国专利审查中的112问题。

结束语

撰写中,应该尽量避免上文提到的表述问题,才能将权要写的简明清楚,提高质量。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问题,只要能够明确权要表述中每个术语表述背后的实质含义,字斟句酌、加以区分就是了。

本系列持续通过实例解读,帮助读者提高分辨专利质量、提升申请水准的能力。

【如果你希望后续看到更多本系列的文章,请给我们点个”赞“。】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7G802-d1el6zhpva-n5Oq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