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3 日,有着“越来越聪明的导弹”之称的美国“战斧”,又一次撕开了他国的防空网,打击之处漫天火光一片巨响。这场“导弹秀”再现精确制导威力的同时,也引发一个更为前沿的话题:如果导弹的制导系统注入人工智能技术,其打击精准度之高可能更让人瞠目。
导弹,人工智能,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却能走到一起产生化学反应?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35 所人工智能研究室主任赵英海博士说,这已是当下军工科技领域的热门创新方向,未来战争的关键将是武器装备智能化之间的竞争与较量。
他说,对导弹武器而言,精确制导智能化是导弹武器智能化的核心,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传统制导领域,被认为是优化该技术的绝佳方向。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争相开展精确制导智能化研究。
去年,国务院正式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和具体的六大任务,标志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行动全面展开。人工智能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不论老牌工业企业还是互联网公司都想在人工智能领域分一杯羹。
鲜为人知的是,拥有精确制导这一“上天”技术的航天人,已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而中国航天科工三院 35 所人工智能研究室,有别于“蹭热点”、讲概念的泛泛而谈,这里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导弹技术转化,已有多个项目悄然落地,尤其是在安防与信息、无人驾驶等民用领域。
对于安检,人们并不陌生,却总有一些疑虑,比如安检辐射会不会对人体有害?手检速度能否更快一些?尤其是 2016 年国内某机场采用“弱光子人体安检仪”设备,引发更大关注。
航天人将导弹技术应用到这里。35 所研制的毫米波全身三维成像安检系统,俗称为“安检门”,来自该所的信息显示,其安检速度提升了 200%,且无需担心辐射。
更值得一提的是,传统安检设备无法检测出的液体、陶瓷、毒品、塑料等非金属,这个“安检门”却能在一到两秒钟内轻松“拿下”,衣物下、皮肤上所有材质的藏匿物均无处遁形。此前,这些设备已在乌鲁木齐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等地试用。
不少人听说这个设备首先会问,这和航天、导弹有什么关系?
赵英海打了个比方,导弹的雷达,穿透云雾,去寻找攻击目标,而安检,穿透衣服但不穿透人体,去“看”有无危险物品,类比来看两者技术本质相通,“将航天技术应用到安检中,相当于用导弹的眼睛扫描”。
当然,这依靠的还有人工智能技术。赵英海带领“安检门”科研团队,依托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把“安检门”的成功检测率提高到 95% 以上,将检测耗时由 2.5 秒缩短到 0.7 秒钟以下。
这一堪称“换脑”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国外对这项“高科技安检”的技术封锁。
另一款名为“生命检测仪”的设备,也从导弹的“眼睛”技术孵化而来。
人们经常从影视作品中看到,在紧张的人质营救中,尽管有谈判专家喊话、甚至扮演外卖小哥敲门等侦查手段,但外面的施救者依然很难掌握封闭空间中的情况——多少人感慨,如果可以“穿墙透视”多好。
现实中的确已有堪当这一大任的设备。赵英海表示,由 35 所研制的生命探测雷达,利用超高频窄脉冲电磁波,可以穿透 0.8 米厚度的混凝土、砖墙等障碍物,对障碍物后 10 米空间内生命体进行探测。
他透露,这款设备虽然只有 18cm×30cm 大小,但它的核心技术却来源于军用雷达技术,目前已经成功应用在无损地质探测领域,可探测 20 米深度的大深度雷达目前也已完成测试。研究团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命探测雷达进行了智能改造,从复杂的雷达回波中自动报出墙后面人的个数与分布情况。
在 35 所人工智能研究室担任副主任的张立平博士,则钟情无人驾驶领域。这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带领研究团队两年内完成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工程研制,行车记录仪大小的产品可以识别车道线、车辆、行人、非机动车、交通标识、典型障碍物等目标物。
目前,这个项目已在北京、长春、深圳、重庆 4 个城市进行 1.1 万个小时实况数据测试,数据规模超过 100T,平均检测率指标 98%。
这些人工智能项目的落地,都始于导弹技术本身发展和倒逼。赵英海说,将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应用于弹载雷达等制导设备,可进一步提升导弹武器的目标识别抗干扰性能,并为导弹武器自主决策、智能协同等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正如 35 所专业发展负责人胡仕友所说,人工智能技术对于武器装备综合性能提升将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但航天人所做的,却不止于此。
2017 年年初,当军工领域对人工智能的研究还停留在兴趣小组的时候,35 所基于 30 多年信息感知与处理专业技术积累和前期的实际应用,就成立了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室,这是中国航天科工整个集团第一个专门从事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部门。
短短两年内,这个研究室已获得来自集团、三院等课题 10 余项,课题经费数千万元,整个研究团队 24 人,平均年龄 30 岁,博士 7 人。
赵英海说,看似神秘的航天,绝不隔绝于潮流,不刻意去蹭热点,更多的是用结果来“领跑”,用到提升国家的武器装备上,这就是干航天的意义和本分。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报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