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技术架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界面,都代表着选择,都意味着判断,都承载着价值
短视频只有15秒,随手刷刷,大量现场信息纷纷涌来;读了两篇家具市场分析文章,许多关于装修指南、房屋设计的推送,接踵而至……如今,借助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大提升。甚至有人认为,在博取眼球、争夺流量上,当下已经进入了一个“比拼技术的时代”。
有国外研究机构统计,智能手机用户每人每天要看150次手机,除了睡觉,平均每6分钟看一次。这意味着,对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流量焦虑”;而智能推荐改变原有分发模式,又带来了“算法焦虑”。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恶搞烈士、侮辱英雄的内容。
一种观点认为,算法没有价值观,不应把问题归责于技术。然而,即便技术本身是中立的,如何使用技术、传播什么内容,同样体现了技术使用者的价值观。可以说,每一种技术架构、每一行代码、每一个界面,都代表着选择,都意味着判断,都承载着价值。比如,用大数据进行用户画像、精准推送,本身就包含这样的价值观念:用户偏好的就是好的,平台的打开率比一切都重要。短视频平台上,“精选”的内容能获得更多关注,然而什么样的视频可以被“精选”,同样隐含着产品开发者的价值选择和利益诉求。可以说,算法也是价值表达,技术也有价值属性。
现实中,一些互联网信息平台确实在内容审核上下了大力气。某信息聚合类APP的员工中,内容审核团队几乎占去了一半。但“偏轨”问题一再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内容的生产靠“众包”、内容的分发靠算法,这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技术承载着价值,决定了它可以也应该成为主流价值的载体。比如,在决定给用户推送哪些内容时,不但要考虑用户的个人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各取所需”;更需要对内容产品的质量做出全面评价,善于辨别真伪、敢于判断对错。技术不是号称中立、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应该成为启发思考、启迪智慧、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流量入口。
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更需要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这也启示主流媒体,不能再“埋着头”创作、“仰着头”传播,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人民日报创刊70周年之际,移动新媒体聚合平台“人民号”上线,一时应者云集,主流媒体、党政机关、优质自媒体等纷纷申请入驻,正是因为“在主流价值驾驭之下的”算法,让人既看到了技术,更看到了媒体的责任和价值。
另一方面,面对算法焦虑、流量焦虑,主流媒体也需要保持内容定力。那些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内容,往往自带流量,在收获关注的同时收获认同。技术在内容生产和传播中造成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增强主流价值的供给来纾解。“我的军装照”H5浏览量突破11亿次,超过1.55亿用户参与互动;世界博物馆日的短视频3天播放1.18亿次,相当于大英博物馆2016年全年参观总人次的184倍。当以主流价值为底色的内容产品,插上算法分发的翅膀,将获得更强大的传播力,让正能量、主旋律的声音更响、传得更远。
心理学上有个“嗑瓜子效应”。说的是人们嗑瓜子时,之所以一颗接一颗停不下来,就在于瓜子仁容易吃到,正向激励来得快,人们乐于行动。今天,技术让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容易尝到信息的“瓜子仁”。但真正优质的内容,往往需要艰辛的探索、细致的打磨。我们需要这样的耐心,也需要有价值关怀的技术,共同营造健康、活跃的新媒体内容生态。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