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审稿人都说没问题了,结果编辑给我退稿了!

你如果遇到这种事,我只能先隔空给你个抱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成果,眼瞅着就要修成正果,临门一脚被踹飞,谁遇到这事儿都得一肚子火,外加一百个问号。

审稿人都说“小修”,那基本就是认可这文章的底子和创新性了,按理说,编辑部那边稍微把控下格式、文字,这事儿就成了。结果呢?直接拒稿!这不按套路出牌啊!

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审稿人是“参谋”,编辑才是“司令官”。审稿专家们,他们是从自己专业的细分领域给我们提意见,比如数据分析站不站得住脚,结论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词等等。他们给出的“小修”,从纯学术角度看,文章大方向没问题,细节调整下就能更好。

所以审稿人只是“局外人”,他们的任务是从学术角度给出建议,指出文章的优缺点。最终能不能发表,还是编辑说了算。为什么?

因为编辑要考虑学术质量,还得考虑期刊的定位等等。

有时候,审稿人给的建议看似轻描淡写的“返修”,其实是基于他们专业视角的细节改进,编辑则从更宏观的角度评估,比如:

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热点方向?

版面有限,能发的文章数量有限,编辑得优中选优

是否有更有分量的稿件排队等着发

期刊是否已经接近某一期的收稿上限

这就导致了:审稿人“点头”,编辑“摇头”尴尬局面。

为何编辑不让你返修,直接拒稿?

很多作者不理解,既然审稿人都给了返修意见,为什么编辑不让改?这其实是一种节约时间和资源的做法。

编辑要保证期刊的整体质量和进度,盲目让所有文章都返修,会拖慢出版速度。

有些返修虽小,但编辑觉得文章整体潜力有限,没必要浪费资源。

编辑有时会担心返修后文章质量提升有限,反而浪费审稿资源。

所以编辑直接拒稿,是“快刀斩乱麻”,也是为了让作者尽早调整方向,去找更合适的期刊。

审稿人意见温和,编辑却直接拒稿,这并不是简单的编辑故意刁难,而是学术出版环境和期刊运营压力的综合体现。审稿人和编辑的角色不同,编辑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做出最终决定。

面对“明明审稿人说改改就行,编辑却一票否决”的尴尬局面,别急着怼编辑,先想想是不是稿件和期刊的匹配度不够,或者期刊内部正经历某些调整。

也不要灰心,认真吸收反馈,找准定位,调整策略。学术发表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经历这些“坑坑洼洼”,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tL4GhZkX_QKU7JtlhEe1dl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