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区块链经济学模型设计思路系列的第一篇
区块链项目的经济系统模型或者叫经济学模型,指在项目生态的核心业务流程上,各参与方价值的分配方式。通证所存在的意义就是更好的促进并加强这种链内协作的诞生,帮助各方获取利益。根据核心业务链诉求不同,Token存在的形态不同,这也就是“无币区块链”、“非同质Token”、“币证分离”等方案所存在的意义,不能一概而论。
区块链项目的核心是经济学模型,通过符合经济学逻辑的规则而不是人为干预,激励行业内各方参与者加入,共同推高整个生态的价值,并合理分配相关收益。这个系统的运行应该是公开、公平,并且自发的,而不是通过烧钱大战这种手段,项目价值流转逻辑应该是自洽的,而不是靠外部资源买单推动。
以共享打车为例,经济学模型就是通过某种手段,将渠道、车主、司机、乘客、监管、维修、车商、租赁公司等行业内各参与方有机结合起来,找到他们各自的利益诉求,将Token从某个参与方的行为投入生态,并实现流转,增加所有参与者的收益,通过经济手段无缝淘汰低效部分,最终提升整个生态的价值。
经济学模型不是激励方案
完善的经济学模型描述的是整个链内生态中的价值流转,并抽象成Token的需求与供给关系。Token的属性应有明确的定义与使用场景,流转模式,参与角色等内容。
以BTC举例,不存在交易所情况下,用户使用BTC网络唯一的方式就是作为记账节点(矿工)为整个生态提供记账服务,然后使用区块奖励来进行支付。在这种模式下,比特币的流转本身就促进了BTC生态的安全性与分散性正向发展。加入外部定价(交易所)后,用户间的交易频率增加促进了BTC网络的使用率,和矿工收益,同时法币定价的产生又进一步推高新用户的参与意愿,进一步推高流量效率,整个生态持续稳定发展(虽然严格意义讲,BTC是Coin不存在生态)。
BTC网络中的激励是针对矿工群体,也就是整个网络运转的核心,同时激励手段是以工换酬而不是天降糖果,奖励的比特币天生具备持有成本。矿工在使用比特币时,流传的过程又同步奖励(记账费)了其他矿工,对生态形成了同步加强,这就是经济模型的应用。
如果单纯对某个参与者进行激励,而不考虑后续的消耗、流转对生态的二次价值强化,以及生态内外(二级市场)联动,最终Token只会失去实际使用价值,持有成本近乎为零,最终导致二级市场崩盘,再反向摧毁整个生态体系。
经济学模型不是市值管理
经济学模型是将整个生态内所有的角色互动价值化,并抽象为Token的供需关系,追求的是生态内供需平衡,利用网络化效应,最低的边际成本实现生态的自运营、自增长、自扩张。Token是生态内供需调控的工具,交易平台则帮助Token实现外部定价与流转。
所谓的市值管理绝不是控盘割韭菜,而是利用外部定价对内生经济进行刺激,促进生态发展。否则,没有生态供需关系,单纯依靠市值管理绝不可能长期发展,这也是空气币的核心特征。
完善的经济学模型可以实现Token的生态内定价、流转,不依赖交易平台即可实现持有成本与价值转移激励,配合市值管理方案,即可实现链内外价值联动(跷跷板均衡),对整个体系形成整体促进。
所以,市值管理不是经济学模型,仅仅是经济学模型中的一个工具。
由于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公链项目的特性,经济学模型在生态推动后很难做较大改动,各方利益的评估、均衡都需要兼顾,因此在前期调研中一定要做到深入、合理、公开,并在设计开发中预留冗余度及变更机制,才能较为稳定的实现区块链项目落地与发展。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