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徐德文科学频道,作者徐德文
德国和美国正联手打造"海底电池",将在2026年前部署直径9米的巨型混凝土球体到加州海岸。这项被称为StEnSea(海洋储能)的技术全球储能潜力高达817,000吉瓦时,相当于德国、法国和英国所有家庭一年的用电量总和!该技术已在德国康斯坦茨湖成功测试,并获得了"德国创意之地地标"等多项国际大奖。
什么是海底混凝土球电池?
这是一个空心的混凝土球,直径约9米(约三层楼高),重400吨,被放在海底几百米深处。它不是传统电池,而是利用水压储存电力的智能系统。
这么大的水泥球,怎么放到海底去?
它们太大了,无法远距离运输!必须在靠近目标海域的特殊干船坞现场制造,然后小心地沉入海底。未来的30米球体更是相当于一栋十层楼高的建筑!
这种"电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原理非常简单:当有多余电力时,用它抽干球内的水,创造真空;需要电力时,打开阀门让海水涌入,推动涡轮机发电。本质上是把大坝搬到了海底!
为什么要把它放在海底而不是陆地上?
聪明之处在于利用大自然免费的压力资源!海底数百米处的水压巨大,相当于给了系统一个"免费的大坝",无需建造高山水库,也不占用宝贵土地资源。
一个球能存储多少电力?够干什么?
加州测试的9米球体可存储400度电力,足够为普通家庭供电数周。而未来的30米大球可储存约20000度电,仅7个这样的球就超过世界上最大的电池储能设施!
这种球的使用寿命有多长?
混凝土球体可使用50-60年,只需每20年更换一次泵浦和发电部件。比大多数现代电池寿命长得多,且性能几乎不会衰减。
这个发明真的环保吗?会伤害海洋生物吗?
研究人员特别设计了低水流入速度和超细网格,防止海洋生物被吸入。测试显示这些混凝土球对海洋环境干扰极小,远比陆地水库环保。
这种"海底电池"比普通储能电池贵吗?
成本大约每千瓦时4.6欧分,与锂离子电池系统相当,但使用寿命更长,充放电次数几乎无限制。从长期看,很可能比传统电池更经济。
谁在研发这项技术?
德国弗劳恩霍夫研究所开发基础技术,美国Sperra公司负责3D打印混凝土技术,德系的Pleuger工业公司提供水下电机泵。两国政府共投入约740万欧元支持这一创新。
这项技术有多重要?
可再生能源最大痛点是"靠天吃饭"——阳光和风力不稳定。大规模储能是清洁能源革命的"最后一块拼图"。这项技术可能是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之一!
普通人能看到或使用这种技术吗?
2026年前,第一个实用规模的系统将部署在加州海岸。如果成功,未来几年内可能开始大规模部署,你家用的电可能就来自海底"球形电池"!
德美科学家联手开发的这项海底混凝土球储能技术,巧妙利用深海水压储存能量,为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无需占用陆地,环境友好,寿命长,潜力巨大。2026年在加州的测试将是该技术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一步。这再次证明,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案有时出奇简单——一个混凝土球,却可能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参考文献
弗劳恩霍夫能源经济与能源系统技术研究所(IEE). "StEnSea - 海洋储能". 2023.
Hahn, H. et al. "StEnSea – 康斯坦茨湖试点测试结果". ScienceDirect, 2021.
弗劳恩霍夫IEE. "弗劳恩霍夫IEE及合作伙伴在加州海岸测试球形能源储存".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