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毋庸置疑是现在及未来十年的风口,这3个月断断续续看完《机器学习实战》,《实用机器学习》(建议先看《实用机器学习》再看《机器学习实战》,我看反了),并看了一些讲座和网文。
看完有几个比较浅的见解:
1、人工智能范围很广
金融贸易:自动化交易、盗刷预警、小额审批;
图像识别:医疗X光图像识、人脸识别;
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声音控制;
驾驶:无人驾驶,辅助驾驶;
法律:合同文本审核、起草判决书;
计算机:入侵检测、软件推荐等;
建筑:智能家居、智能楼宇。
未来如果要作智能XX或者XX智能的方案,其实可以简单按图索骥。
2、现阶段还是垂直领域的弱人工智能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只能在特定领域取代部分人类的复杂而重复劳动,在一些比较敏感的区域还需要人工干预,譬如:
机场的人脸识别,虽然认出你和身份证相片相似度达80%以上,但还是需要安检人员人工确认放行。
语音识别,现在不用训练也能很好的识别,但你试试在粤语和普通话实时切换。广东人表示没任何压力,讯飞直接识别出乱子。
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就是两个不同的垂直领域,你拿语音模型去识别图形,估计不适用。
3、叫机器学习可能更合适
人工智能给我感觉类似《终结者》的杀手或者《异形》的生化人,一套系统完成N个不同领域的输出。
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更多的是给定一批数据和多种算法,让机器不断优化自己的模型,完成单一目的输出。
因此看一些资料都是直接叫机器学习不叫人工智能,个人觉得还是蛮实诚的。
4、现阶段的应用场景有边界
经过学习后的模型,只适合一种有边界的场景,如果换了场景估计就会歇菜。
最经典的就是语音识别,即使作得最好的讯飞,必须先指定粤语还是普通话,否则就会识别闹笑话。
边界这个词不是物理上的边界,而是模型上的边界,另外一个例子是自动驾驶。
表面上看,自动驾驶可以驰骋无边无际,其实自动驾驶场景的模型是一个有限模型。它包含了路径(路面范围、GPS导航)、活动障碍物(前方侧面的车、后方跟进的车、突然跳出的狗)、固定参照物(灯柱、树)还有信号量(栅栏、交通灯)等。
个人觉得真正能作到无边界的适应,现阶段在只有人类,人类的终极就是007。
007可以边高速开车(一套AI系统,自动汽车驾驶)边聊电话(第二套AI系统,语音识别),逃到机场直接跳上飞机开走(第三套AI系统,自动飞机驾驶)。
5、大数据+极高运算能力是机器学习能实用的基础
现阶段最成功的机器学习算法是深度学习。
动辄至少以百万级数据来训练,而且需要新数据不断的纠正,这依赖大数据。
输入输出达到毫秒级,才有实用价值,这依赖极高运算能力。
举个例子,语音识别现在手机上达到说写同步,而不像以前需要等个十秒才出结果而且还识别不准。
6、电费是机器取代人的一个重要门槛
阿尔法狗打一场比赛,需要7000美金/小时,李世石只需一份盒饭。
机器如果要取代人,估计要等量子计算机或者生物计算机的出现。现在这些硅基架构的计算机,估计一时半会还比较难,因为已经到了芯片制造极限。
7、作产品要关注应用
机器学习算法很多,半路出家搞算法研究估计够呛,这些都需要很深的数学基础。
但是机器算法如果不落地,也就是一个实验室的玩具。
作为产品经理,重点关注什么产品在什么场景下可以用到什么算法,什么输入有什么输出。
换个说法,产品经理就是实用推手,没有第二个人。
AI起码有几十年的光景,现在介入正当时。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