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41万人研究:常用手机电脑等数字技术,显著降低痴呆风险,提高认知能力

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脑,AI这些工具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购物从逛商店变成了在线下单,获取知识从翻阅书籍变成了搜索,记住重要事项有了数字日历的提醒,导航不再需要纸质地图,与远方朋友沟通也变得即时便捷。

面对这些巨变,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长期使用这些数字技术,对我们的大脑是好事还是坏事?

过去,人们曾担忧数字痴呆的可能性,认为过度依赖屏幕和技术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认知能力。这种担忧部分来源于一些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研究,发现被动屏幕时间与较弱的认知能力有关。根据数字痴呆假说,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应该会增加老年人患痴呆的风险,特别是那些更多接触技术的个体。

真的是这样的情况吗?

近期,美国著名大学得克萨斯大学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大型的荟萃分析和系统回顾,汇总了全球大量已发表的研究数据。共纳入了411,430名成年人长达18年的纵向随访研究。就是为了探讨了数字技术使用与认知老化之间的关系,到底是好,还是坏。

研究发现,使用数字技术能显著降低认知障碍的风险。技术使用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降低相关,表现为认知测试分数较低以及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诊断率较低。在纵向研究中衡量时间依赖性认知衰退率的分析中,数字技术使用同样与认知衰退率降低相关。在所有系统回顾的136篇论文中,没有一篇报道技术使用增加了中年或老年成年人认知障碍的风险。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技术使用,发现电脑使用、互联网使用、智能手机使用以及混合/多种数字技术使用都与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相关

有人会这样觉得,这种关联是否仅仅是因为使用技术的人本身就更健康、受教育程度更高或社会经济地位更好,而这些因素本身就与更好的认知结果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了那些已经控制了社会经济地位、认知储备指标、健康因素和社交支持等混杂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技术使用仍然与更好的认知能力相关。

那么是更好的认知能力促使人们更多地使用技术,还是技术使用促进了更好的认知结果,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许多纵向研究在基线时测量了技术暴露,并预测了平均6年后(甚至更长时间)的认知结果。即使在控制了基线教育水平、基线认知能力,甚至排除基线时已有轻度认知障碍或痴呆的参与者后,数字技术使用仍然能够预测未来更好的认知结果,也就是说可提高大脑能力,认知能力。

那么,数字技术究竟是如何帮助我们的大脑呢?

认知复杂性刺激:数字活动可能提供比非数字活动更动态的认知刺激。数字填字游戏除了包含游戏本身的复杂性,还涉及应对不断变化的界面、解决连接问题以及过滤干扰信息等额外的认知挑战。

促进社会联系:更好的社交联系与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提高密切相关。如视频通话在疫情期间帮助老年人减少孤独和抑郁,增强社会支持感。

提供数字支架和补偿:技术可以帮助老年人弥补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下降。例如,使用智能手机提醒吃药或支付账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日常任务。这种数字支架作用可能帮助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更长时间地保持独立生活能力,从而可能延迟诊断为痴呆或减轻认知障碍对日常生活功能的影响。

这项对41万多人数据分析有力地表明,普遍的日常数字技术使用可以降低大脑认知障碍风险,并提高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Benge, J.F., Scullin, M.K. A meta-analysis of technology use and cognitive aging. Nat Hum Behav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5-02159-9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cTMPb85zVs0nNRm-priMX_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