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这部火爆全中国的电影中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经济条件普通的患者买不起治疗白血病的专利天价特效药,就只能求助于几乎同样疗效、但价格只有几十分之一的仿制药。要想活命,就都要去求助于代购印度廉价药的“黑中介”。而投入高额研发费用的药企又要打击这样的黑中介以保证正版药品的销售。
其核心问题是传统的药物研发周期非常长,投资巨大,动辄数十亿美元。这个核心问题一直困扰中全球的医药企业,一直到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快速低价的研发特效药物提供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那国内有哪些高校在进行人工智能和医疗产业结合的研究工作呢?重点来看看如下几家:
四川大学,成立国内首个医学人工智能研发中心
四川大学依托于医疗领域强大的科研实力,在医学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中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学术院长章毅教授就是四川大学的医学+人工智能的领军人物,他和团队已研发出多个人工智能医学诊断系统:
1)针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智能诊断系统。只需将婴儿眼球的检查图片上传,系统便可自动对婴儿的病情进行诊断,而且诊断的水平为专家级别,其准确率超过98%!
2)乳腺癌诊断系统,通过手机拍摄彩超报告,即可在线实时获得智能诊断结果,辅助临床诊疗。
3)肺结节智能检测定性系统,通过自动检测CT图像中的肺结节,判断结节性质,自动生成诊断报告,经过内测试用,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实战人工智能医学影像
复旦大学的大数据研究院于2017年5月成立了医学影像智能诊断研究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在肺结节、乳腺癌、肝癌、病理、脑等医学影像的辅助诊断,影像组学与基因组学数据的多模态融合,机器可读的知识库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复旦大学的研究更为全球化,与全球人工智能的顶尖企业有非常深入的合作,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的好!
1)美国谷歌与复旦大学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卫宁健康与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卫生信息化、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算法等方面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3)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与腾讯合作,借助腾讯首款AI医疗产品腾讯觅影,在AI+医疗领域展开合作和探索,应用在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的智能筛查。
北京大学,综合实力最强
北京大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了许多实际的案例:
眼底病:把不同谱的光对眼底进行成像以清晰的分辨特征,再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识别病变部位。
视盘前增值膜:可以看到病变的发生,同时可以及早的预测眼底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为我们实现眼底视觉健康能够提供一个有效的诊断途径。
分子医学影像: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和分期上具备巨大的作用,可以帮助基层医院尽快发现癌症等重大疾病,挽救更多的普通中国人的生命。
在传统中医领域,也有一些人工智能应用,比如在国内最大社交平台的中医AI刷脸养生。通过识别人脸中蕴藏的各种体质特征,进行食物的科学搭配,让一日三餐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吃出健康好身体!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