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刷厂都是报价困难户?
“为什么你们印刷厂连个价格表都没有?”是客户最常见的疑问。
看似简单的印品,每一项报价背后,都是多重因素的综合权衡。
报价无法“一口价”,因为变量太多
同样是“1000张宣传单”,这些细节每一个都会影响报价:
覆膜?亮膜还是哑膜?
增加特殊工艺如烫金、击凸?
是否需要拼版?是否加急交付?
印刷纸张克重、纸种、色彩要求?
前期缺乏详细沟通的“统一报价”,不仅误导客户,也极易造成后期争议。
材料价格波动频繁
今天纸厂说涨价500元/吨
明天油墨供应商说限产停供
许多印刷厂的报价有效期通常不超过3~5个工作日,确保对客户与自身双方的成本风险都有基本保障。
你看到的“便宜”,可能代价更高
不少客户说:“别人比你便宜20%!”
现实是:为拿订单,一些供应商会选择低价中标:
使用受潮/库存纸,导致成品发黄、纸粉重、色彩偏差
成本压缩至极限后,售后找不到人。
低价≠好货,印刷属于“看得见也踩得坑”的行业。
工艺难度高、需求多样化,是印刷的常态
许多客户说:“就是印个logo”“容易”,但实际需求是:
Pantone专色印刷
多道组合工艺
时间窗口极短
夹缝中的“承压者”
上游原材料说涨价就涨价
下游期望高品质、低价格、快交期
这导致许多印刷厂每天在夹缝里努力撑着服务和品质线。能被理解,就已经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