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属于废土片必看的类型,但面对绝大多数小成本软科幻电影都是烂片的局面,得着的选片也变得“慎重”了许多。这部《人工智能:灭绝危机》,得着其实并没抱多大期望,实际观影效果亦是如此,主创们犯了绝大多数类型片的错误:想说的太多,却没办法通过更立体、更视觉的方式表现出来。
简单归结一下这部时长近两小时的片子,想要表达或者涉及的话题主要包括:幸存者的社会阶级问题,包括从服从到反抗的阶段;人工智能的“善”与“恶”的问题,主要关注人工智能在帮助人类和灭绝人类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人类发展历程回顾与发展瓶颈问题,主要观点落在了“人类的发展靠得是掠夺”这个点上。
然而,一旦太多的信息量与有限的成本“组合”起来,就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无论是人物塑造还是推动剧情,几乎完全靠的是对话。
问题是,作为一部电影,用嘴说出来的危机显然很难能让观众信服,于是,有的人选择了故弄玄虚的制造悬念,有的人选择了不断制造阶级矛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在有限的成本里,表达出想说的话。
所以,即便有强烈的阶级对抗,即便有AI的猛然觉醒,但这部片子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冗长而无聊。表面原因当然是表现方式的缺陷,实际上,还是主创没有办法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创造一个令人信服的视觉感官,自然也就没办法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果。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灭绝危机》犯了几乎所有小成本软科幻片的通病,关注和想说的话题很多,但大多数都戛然而止、流于形式,最后的结果就是,既不好看又没讲好故事。
得着说 | 拿兴趣说事儿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