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384天超长农历年!今年闰六月来了,需要注意什么?有何讲究?

2025年,农历六月过完后,大家发现,第二个农历6月又开始了。

原本,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下一个“月”该开始了。但是! 按照太阳运行决定的季节进度条,却还没跑到该进入农历七月 的时候。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我国的传统历法农历是阴阳合历,它结合了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所制定。闰月的出现,便是阴阳历差异的调和。

具体而言,农历(阴阳合历)同时参考月相周期(朔望月,约29.53天)和太阳回归年(约365.24天)。12个朔望月约354天,比回归年短约11天。若不调整,3年后农历月份与季节将错位约1个月。

这样的后果,就是导致月份和季节乱套!

比如若干年后,农历春节在夏季过,端午节在冬天过。

而农民朋友们,种地全靠看节气,老祖宗总结的农谚像“清明前后,种瓜点豆”、“谷雨栽早秧,节气正相当”,都是在告诉农人们,在特定季节该干什么农活。

如果农历月份和季节对不上,看农历日子去播种,季节根本不对,种子下地可能冻死,可能旱死,这就没收成,导致老百姓饿肚子,闹饥荒!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的老祖宗便设置了“十九年七闰”法则,即每2~3年插入1个闰月,使农历年均长度接近回归年。

更通俗地说,就是为了“等”季节! 在正常农历的某个月份后面,挂上一个“备胎月份” —— 这就是 闰月

等这个“闰月”过完,季节的进度条也终于跑到位了,这时候再接着过 下一个正常的农历月份

经过这么一“闰”,农历的月份就又和实际的季节(冷暖变化、农事活动)大致同步了!春节还在冬末春初,端午还在盛夏,农人们看农历,也能大致知道什么时节该种什么了。

那么,在闰月的年份中,到底怎么确定是闰几月呢?

原来,闰月的确定是有规则的,按“无中气置闰”的原则设置。二十四节气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正常情况下,每个农历月需包含1个中气。若某个月份没有中气,则定为前一个月的闰月。

例如2025年农历六月不含中气,因此在六月后增设闰六月,这也使得今年有两个农历六月,使得今年的农历年达到了384天!

根据推算,本世纪(2001-2100年)共有6次闰六月(2017、2025、2036、2055、2074、2093年),其间隔不固定,比如2017至2025年仅隔8年。

那么,闰六月的到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网上有一种说法认为,闰六月的天气会更热,更容易发生不好的事情。然而,实际上这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客观上说,闰六月和天气炎热与否无关,天气冷暖和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强度、海陆热力差异、地形与海拔、人类活动等有关。

而闰六月与不吉利等事情的发生,也没有直接因果联系。读书君之前提过,这种观念的产生,主要和古人对闰月这个“虚月”的认知局限有关。

从实际上看,闰六月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导致节气与节日的延迟。比如七夕(七月初七)延至到了8月29日,中秋节(八月十五)延至到了10月6日。

闰六月到,民间又有哪些习俗和讲究呢?

穿红避灾:民间认为,蛇年闰六月,属蛇、猪、虎、猴者,需在闰六月穿红衣或佩红饰,以平衡五行。

孝亲礼仪:闰月到,有为父母买“闰月鞋”的习俗传统,寓意添寿。一如谚语中说:“闰月鞋,闰月穿,闰月老人活一千。”

饮食习俗:民间有吃“闰月饭”的传统,而客家人则制“闰月糕”祈福;在北方地区,则有吃闰月面的传统。

此外,闰六月,也是洗洗刷刷,晾晒的月份,一如老话说“六月六,晒红绿”。这时,天气炎热,阳气旺盛,正是去潮去湿,防霉防蛀,晾晒衣物、被子、书籍的好时节。

关于闰六月,你还知道哪些说法和习俗讲究呢?你的家乡,又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ElnB0VaHFheGEpv3ZZhCHd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