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GitHub开源神器Codex,效率直接翻三倍!

最近翻 GitHub 的时候,被一个项目Codex给惊艳到了,真的有点封神的感觉!这东西不是 OpenAI 的 Codex(那个是写代码的 AI 模型),而是一个GitHub 开源项目,它像一个「超能量笔记本」+「知识库」+「AI 编程工具」的综合体。我这两天在 MacBook Pro M1 上折腾了一下,直接用它撸了几个小 demo,性能、体验、扩展性都让我忍不住想写篇长文分享给你们。

1 Codex 是啥?为什么能封神?

Codex 这个项目简单说就是开发者的瑞士军刀。它把笔记、代码片段、知识图谱、甚至 AI 接入全都融合在一个工具里。 我玩了一天,最强的感觉是:

文档即代码:在 Codex 里写的不是单纯的 markdown 笔记,而是可以直接执行的代码块。写一段 Python,点一下就跑,结果直接插回到页面中。

AI 原生集成:自带 ChatGPT/Claude/DeepSeek 这类模型的接口,可以直接在文档里对话、生成代码、解释报错。

GitHub 无缝联动:你写的内容就是 repo,本地和远端可以直接同步,PR/Issue/文档写作全打通。

这种全功能集成的感觉,有点像Obsidian + Jupyter + Notion + GitHub混血儿,第一次打开我就惊了:这玩意真能当主力开发工作台!

2 实战体验:我折腾 Codex 的 3 个瞬间

为了测试 Codex,我干了三件事:

(1)写个 Python 小工具,效果直接爆了!

我在 Codex 里写了一个 Python 函数,用于批量重命名文件。平时这种小脚本要么开 IDE,要么命令行搞一堆,结果 Codex 里我只写了:

import os

def rename_files(folder, prefix):

  for i, file in enumerate(os.listdir(folder)):

      old_path = os.path.join(folder, file)

      new_path = os.path.join(folder, f"{prefix}_{i}.txt")

      os.rename(old_path, new_path)

  return "Done!"

rename_files("./test", "hello")

点了一下“Run”,下面直接显示执行结果,文件重命名完美完成。这种「写-跑-看」一气呵成的体验,让我觉得 Codex 已经可以取代很多日常开发场景。

(2)和 AI 互动写代码,真的牛逼!

我为大家打造了一份deepseek的入门到精通教程,完全免费:songshuhezi.com/deepseek

Codex 自带 AI 接口,我连上 DeepSeek,直接在文档里问:

“帮我写个 Flask API,用于返回当前时间。”

它几秒就给出代码块,还顺便解释每一行逻辑,我点「Run」立刻跑起来,访问http://localhost:5000/time,直接返回 JSON。

Wait 等下!这就意味着——你完全可以在 Codex 里写完整 API,然后一点点扩展成一个小型项目!

(3)GitHub 同步,工作流丝滑

Codex 项目本身就是 Git repo,我直接git remote add到公司项目,然后在 Codex 里边写文档边提交代码,Issue、PR、文档一体化管理,整个过程顺滑得不行。

3 Codex 为什么值得试?

玩下来我总结了 3 个让它「封神」的原因:

知识库+代码库二合一以往 Obsidian、Notion 是笔记,VSCode、PyCharm 是开发工具,现在 Codex 一下子把两者合体——笔记可以写成代码,代码也能长成知识库。

极强扩展性它本身是开源项目,基于 Electron + React 架构,我看了下代码,改起来很方便。有人写了 Codex 插件可以接入数据库查询、API 调用,简直无敌。

学习成本极低UI 风格像 Notion,命令行习惯像 GitHub,写代码就像 Jupyter Notebook,几乎没有学习门槛,我用了一晚就已经完全上手。

4 我踩过的坑(必须提前说)

当然,Codex 也不是完美无缺,我踩了几个坑:

插件系统还不够成熟,有些第三方插件装上就崩,得手动改配置文件;

Electron 天生性能瓶颈,开 10 多个文档的时候风扇开始呼呼转;

AI 接口默认是要自己填 API Key,新手可能一开始不知道去哪弄。

不过这些问题都算小问题,解决成本不大。

5 总结一下

Codex 这个 GitHub 开源项目,说白了就是给开发者造了个「一站式工作站」,能写代码、记笔记、跑 AI、同步 GitHub,一套工具搞定整个流程。

想快速做 demo?Codex 里写完直接运行。

想管理知识库?Codex 里随便建个文件夹就是库。

想边写边问 AI?Codex 原生支持。

我觉得 Codex 如果继续迭代,把性能问题和插件生态再优化下,真的有可能取代很多人手上的IDE+Notion+Obsidian组合。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 GitHub 上搜一下Codex,clone 下来折腾一下,真心推荐。 有问题欢迎交流,我们下篇再见!

该项目开源地址在这里:github.com/libreoffice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DCMgOYRXs6lz0CgD4tduhfw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