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AI1对1
精准扫描知识漏洞
有没有一种人,可以超越人?
科技,让人超越其他物种;科技,也让人超越人。
它们拥有智慧;它们也懂得美;它们读万卷书,亦能行万里路;它们懂得交流,也拥有温度;它们知地理天文,甚至无所不能;它们越来越像我们,它们也越来越强过我们。它们,就是“人工智能”(AI)。
在上周六晚中央卫视播出的第二季《机智过人》中,就介绍了这样的“人”:它让残疾人实现重新站起来的梦想;它能精通33国语言,让你无惧语言障碍畅游世界;它解放人力,实现拖拉机无人驾驶,自主耕作。
1
节目一开场,程洪和他的团队带来的研究成果——外骨骼机器人,就给残疾人带来了福音。他的团队研究的“外骨骼机器人”就曾成功帮一位腰部以下部位失去知觉并且瘫痪四年的患者实现站起来的梦想,他穿着助力外骨骼不仅可以平地走,甚至还能上下楼梯,在上楼梯的过程中,外骨骼先自动检测台阶高度,再自动规划 步态和落脚点,以确保患者平安落步。
而在这次节目中,程洪和他的外骨骼机器人要面临的挑战是帮助一位颈部以下失去感知觉和复合直觉、且瘫痪长达12年之久的女警官黄曼实现直立行走。
程洪介绍,这套外骨骼机器人能帮助人的极限 位置在T6的脊柱阶段,也就是说,瘫痪程度越高,成功的几率就越小。要熟练操作外骨骼还需要具备两个条件:肌群和平衡能力的训练,而黄曼警官的身体状况已经超出了外骨骼设备的极限。
在帮助黄曼警官进行训练时,发现黄曼警官的上肢力量不足以支撑用以辅助直立的拐杖,程洪团队试着另寻办法,通过脑电和肌电让外骨骼接收到黄曼的行走意图,来支配外骨骼行走。这种通过意念控制行为的画面在电影里并不少见,在现实中却是一大挑战。
黄曼警官穿戴上外骨骼后,在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等待黄警官慢慢站起来的那一刻。这对外骨骼机器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对黄曼,更是挑战。
当黄曼成功站立并迈出成功的一步后,黄曼的丈夫激动地拥抱了重新与他并肩而立的妻子,全场都为之感动。
机器或许没有温度, 但冰冷的机器给我们带来的改变却能温暖并感动人心。
2
“校长一再强调,胸前除了校徽别别别的。”
“下大雨了,我的自行车差点滑倒,还好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小龙女来到了杨过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深情的说,我也想过过过过过过的生活。”
这样的语句别说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人,就是中国人自己,咋听也没办法立马反应过来其中意思,而这,让一个翻译机器人来翻的话会翻译成什么呢?
机智代表胡郁带来的智能翻译机器人——晓译精通33种语言,晓译不仅准确翻出了这些句子的意思,更是在现场接受了实时翻译 土耳其语、德语、阿拉伯语、泰语、葡萄牙语、印地语、法语、 日语八国语言的挑战,并获得八位语言专家平均92分的高分。
精通四国语言的著名演员赵立新说:“翻译讲究的是信、达、雅,晓译在信和达上表现的毫无问题,最难的是要达到”雅”的境地。“
于是节目组请来了参与过《汉英牛津词典》编辑的语言专家金小鱼,与晓译共同竞技实时翻译经典影视台词,晓译虽然以12之差落败金小鱼,但在翻译的速度上快于人类,并能准确翻出语句大意。
机器虽然不会理解人类的思想与情感,但却为人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方便。
3
你还记得第三套壹圆人民币中的女拖拉机手吗?
这张纸币中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就是金茂芳,在那个机器落后的 年代,她曾在7年间完成了25.83万亩地的耕种,创下了一天播种120亩地的全国劳动记录,用七年的时间完成了二十年的劳动任务。
节目中陈松带来的”东方红“无人驾驶拖拉机,就与金茂芳选拔出的两位拖拉机驾驶员进行了一场精度与细度的较量。
在比赛过程中,人类驾驶拖拉机和无人拖拉机既要保持直线行驶确保不浪费土地,又要保证行进过程中旋耕机不触碰田埂。
最后,无人驾驶拖拉机凭借其精确到厘米的精度,以及依托于北斗导航系统 的准确定位,打败了人类拖拉机手,再一次证实了机智过人。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或许人工智能再智能,也不能达到完全取代人的作用,但每一种人工智能科技的研发都无疑都在延伸着人类的生理边界。
不得不承认,在人工智能的时代,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你觉得还有哪些领域是人工智能可以深入并且可以做到机智过人的呢?欢迎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章下方留言。我先抛砖引玉:教育!
每周六晚八点锁定中央一套《机智过人》,一起见证更多奇迹时刻,悄悄剧透一下:松鼠AI机器人也将在后期节目中迎接挑战喔,一起来猜猜会是什么挑战呢?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