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The Verge
作者James Vincent
智能观 编译
“如果你的朋友让你从桥上跳下去,你会跳吗?”
这可能是你童年时就听过的大人给的警告,一个关于集体思维危险性的假设。它可能会激发人们更多的冲动行为,无法理智地拒绝。但在不久的将来,父母可能会换个说法警告孩子:“如果机器人让你从桥上跳下去,你会跳吗?”
因为,事实证明,相当多的人可能会跳。
近日发表在《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ics)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德国和英国的研究人员证明,孩子们很容易受到机器人同伴的影响。研究人员说,随着机器人和AI们融入社会,我们要小心它们施加的影响,尤其对年轻人的影响。
论文的作者问道:“例如,如果机器人来推荐产品、服务或偏好,效果会好于传统的广告方法吗?”他们指出,机器人正被引入许多社会影响力强的领域,包括医疗、教育和安全。
这个研究其实早有雷同版本:关于“社会一致性”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研究,即Asch整合试验。波兰心理学家所罗门·阿什(Solomon Asch)于1951年首次进行了一系列测试,以说明群体思维是如何影响人类,以至于我们会否认明显的事实而尊崇它。
原始Asch测试中使用的一张卡片,参与者必须说出右边哪条线的长度与左边的线最接近
在他的实验中,阿什邀请了50名男大学生参加“视力测试”。学生们坐在桌子前,测试者给他们一张图,图上显示一条线,旁边是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标记为A、B、C。然后,学生被问到:三条线中的哪一条与第一条线的长度最接近。答案很明显,但参与者不知道的是,除了一名真正的学生外,所有其他参与者都是演员。当铃声响起,他们要给出答案时,其他人都给出了相同的、错误的答案。
而真正的测试对象,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屈服于周边测试对象的压力,给出了同样错误的答案。在阿什进行的12次试验中,大约75%的参与者至少有一次这样做,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
普利茅斯大学(University of Plymouth)机器人学教授托尼·贝尔帕姆(Tony Belpaeme)是论文的作者之一,他说:“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小试验,我们只是想再做一次,不过这次使用的,除测试者外都是机器人。”这正是他和他的同事们所做的,此外还增加了其他测试,先是对成年人进行测试,然后再对儿童进行测试。
结果显示,虽然成年人不觉得有必要效仿机器人,但孩子们更有可能那么做。贝尔帕姆说:“当孩子们独自在房间里测试时,他们回答得很好,但当机器人参与进来,并给出错误的答案时,他们就容易受到机器人的错误引导。”
使用的机器人(A); 实验的设置(B和C); 视力测试图(D)
这个实验虽然显示了孩子们的易感性,但成年人不受机器人的影响这一事实也很重要。因为它违背了社会学中的CASA(computer are social actors)理论。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1996年的一本书中,认为人类倾向于与计算机互动,就好像它们是人类一样。但此次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个理论是有局限性的。
不过贝尔帕姆和他的同事并不感到惊讶。他说:“成年人的结果和我们预期的一样。现在使用的机器人对我们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因为它们看起来太小了,太像玩具了。”
在孩子们测试结束后,成年参与者也接受了同样的测试,他们认为机器人出现了故障,或者还不够先进,无法正确回答问题。贝尔帕姆表示,如果他们使用外观更像人类,给人感觉更高级的机器人(“比如,我们说‘这是谷歌最新的人工智能’”),那么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虽然CASA理论在这个特别的测试中没有得到验证,但它仍然是预测机器人和计算机产生人类行为的一个很好的指标。过去的研究已经发现, 我们更有可能喜欢与像人类一样的机器人互动,即我们认为它跟我们有相同的个性。我们很容易根据自己的感知,来定义机器人的性别(这是一个在虚拟助理时代,变得特别有趣的话题)。
这些社会本能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例如,如果机器人恳求我们不要关掉它,我们就很难关掉它。同时发表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我们被一个 “别有用心”的机器人注视着,就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所有这一切都意味着,尽管孩子们似乎更容易屈服于机器人同伴的压力,但成年人也并不能完全免疫。研究人员表示,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特别关注的地方,尤其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想想在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丑闻中被泄露的个人数据,是如何与社交AI相结合,对我们产生影响的。“这是毫无疑问的,” 贝尔帕姆说,“这项能够影响我们的技术,将被用于说服我们的渠道,比如用在广告上。”
机器人同伴带来的压力既可以用于行善,也可以用于作恶。例如,教育环境中的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教孩子很多良好的学习习惯,有证据表明机器人可以帮助自闭症儿童发展社交技能。换句话说,虽然人类会受到机器人的影响,但决定如何去做的仍然是人类本身。
https://www.theverge.com/2018/8/15/17688120/social-influence-robots-ai-peer-pressure-children
—完—
亲爱的朋友:
读完本文,我头脑中出现几个关键词:从众心理、双刃剑、影响、设计......
你的关键词呢?
祝安!
PS:为了方便与读者探讨,特意注册了一个专用号。如果你也是我们的铁杆读者,想探讨交流,可以加微信:znglmym。
智能观 灵米
2018-8-26 于北京中关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领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领域更多的干货?
想了解更多专家的“智能观”?
请前往:www.智能观.com。
声明:
编译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行业新思想、新观点及新动态,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智能观观点。
转载智能观原创文章,请联系
智能观小艾(微信号:zng2017618)!
关于我们
我们关注AI+教育。致力于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识,以帮助每一位老师和我们的读者不断学习并提高技能。
我们努力让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最佳质量,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