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恐龙时代分为哪三个阶段?一文给你讲清

谁小时候没蹲在玩具箱前,把霸王龙和三角龙摆成打架的姿势?谁没在博物馆里盯着巨大的恐龙骨架发呆,琢磨这大家伙活着的时候得有多威风?但你可能不知道,恐龙在地球上蹦跶的那两亿多年,可不是“一整块”时间——就像我们的人生有童年、成年、老年,恐龙时代也分三个阶段。

三叠纪时代

先说说最“早期”的三叠纪,大概2.5亿到2亿年前。那时候的地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所有大陆都挤在一起,科学家叫它“泛大陆”。当时的“泛大陆”,天气热得像被放在烤架上,到处是沙漠和半干的草原,连像样的大树都少。更关键的是,最早的恐龙在这时候刚“出道”,还不是什么“霸主”——就像刚进公司的新人,得夹着尾巴做人。

那时候的恐龙有多“不起眼”?比如腔骨龙,长得像瘦版的迅猛龙,也就一米多高,体重跟只羊差不多,只能抓些小蜥蜴当零食;还有板龙,算是当时的“大块头”了,能长到10米长,但它是吃素的,性格慢悠悠,遇到当时的“大佬”——比如长得像鳄鱼但比鳄鱼凶的劳氏鳄,还得赶紧躲。直到三叠纪快结束的时候,地球又经历了一次小灭绝,好多爬行动物都没扛过去,这才给了恐龙“上位”的机会——相当于老天爷帮它清掉了竞争对手,为下一个时代铺了路。

侏罗纪时代

接着就到了恐龙的“黄金时代”——侏罗纪,大概2亿到1.45亿年前。这时候的地球终于“凉快”了点,泛大陆开始慢慢裂开,像一块饼干被掰成几块,海洋面积变大,雨水也多了起来。陆地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全是苏铁、银杏这类裸子植物,叶子又多又嫩,简直是植食恐龙的“自助餐厅”。

有了充足的食物,恐龙开始“疯狂长个子”,一个个都变成了“巨无霸”。比如梁龙,光脖子加尾巴就有20多米长,快赶上一辆公交车,走路的时候尾巴一甩,能把小恐龙抽个跟头;还有腕龙,站起来有15米高,相当于五层楼,抬头就能啃到树顶的叶子,体重80吨,踩在地上能留下一个大坑。

那时候的顶级掠食者是异特龙,虽然没后来的霸王龙壮,但也有12米长,而且喜欢组队捕猎——就像侏罗纪的“狼群”,连梁龙这样的大块头见了都得跑。更有意思的是,侏罗纪还出现了始祖鸟,身上长着羽毛,既能在地上跑,又能短距离滑翔,这说明恐龙已经开始“尝试”飞向天空,为后来鸟类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白垩纪时代

最后是恐龙时代的“最后一章”——白垩纪,大概1.45亿到6600万年前。这时候的地球更像现在的样子了,大陆继续分裂,印度板块正往亚洲撞(后来撞出了喜马拉雅山),气候温暖又潮湿。最关键的是,地球上第一次出现了开花植物——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小草、鲜花,植食恐龙的菜单一下子丰富起来,恐龙的种类也多到了顶峰。

这时候的恐龙,简直是“百花齐放”:有三角龙,头上长着三根大角,脖子上还有厚厚的“盾牌”,连霸王龙都不敢轻易惹它;有埃德蒙顿龙,嘴巴像鸭子,一群群在草原上吃草,跟现在的牛羊似的;还有迅猛龙,虽然只有两米长,但特别聪明,可能会组队偷袭大恐龙。当然,最出名的还是霸王龙,15米长,14吨重,咬合力能咬碎汽车,一口就能把其他恐龙的骨头咬断,妥妥的“白垩纪之王”。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恐龙们过得最滋润的时候,灾难突然来了。6600万年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比珠穆朗玛峰还大——撞上了地球,砸出了一个直径180公里的大坑(现在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撞击之后,地球上火山喷发、森林着火,灰尘遮天蔽日,阳光照不进来,植物慢慢枯死,植食恐龙没了食物,肉食恐龙也跟着遭殃。就这样,统治地球两亿多年的恐龙,除了一部分进化成鸟类(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鸡、鸽子,其实都是恐龙的后代),其他的全都灭绝了。

现在想想,恐龙时代的三个阶段,就像一场精彩的电影:三叠纪是“序幕”,恐龙悄悄登场;侏罗纪是“高潮”,恐龙成为霸主;白垩纪是“结局”,恐龙达到巅峰,却突然落幕。虽然恐龙已经消失了,但它们留下的骨架、脚印,还有进化成的鸟类,一直都在告诉我们:地球曾经有过这样一群神奇的“大块头”,它们的故事,比我们想象的还要精彩。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90K4yYLcyjaCxMnZ2zhKeHQ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