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使用达20次,已超3年15次使用寿命,为何过期舱外航天服还在用? 多达20次,早已“过保质期”的舱外航天服,为何神二十还在用?

近日,神舟二十号乘组完成中国空间站第4次出舱活动,引发广泛关注。令人惊讶的是,航天员们依然穿着那套已经超过设计寿命的舱外航天服。

这套造价高达3000万元的航天装备,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奥秘?

这次出舱活动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新纪录:首次由两名第三批航天员共同执行舱外作业。这标志着我国航天员队伍的成熟,也展现了出舱任务模式的优化升级。

此次任务的重点,是安装太空出舱防护装置。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安装作业,而是对中国空间站安全防护体系的重要完善。空间站曾在运行过程中遭遇太空微粒的多次撞击,这些看似微小的威胁,在高速运行状态下可能对空间站造成严重损伤。

从神舟十八号到神舟二十号,连续三次出舱任务都在进行这项重要的防护升级。如今,问天实验舱规划所需的防护装置已全部安装到位,为中国空间站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舱外航天服的“超长待机”。

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次出舱任务中使用的舱外航天服,早已超过了最初的设计寿命。要知道,在天舟九号货运飞船任务中,我国已经送去了两套全新的舱外航天服,并进行了全面升级。

根据官方数据,新舱外服的在轨寿命从原来的“3年15次”提升到了“4年20次”。然而,空间站内现有的三套旧舱外服中,红条服已经使用了19次,蓝条服更是达到了20次,只有黄条服使用次数较少,为7次。按照原定的“3年15次”设计标准,其中两套早已“超期服役”。

为什么放着新的不用,还要继续使用老装备?这背后体现的是中国航天务实而自信的工程哲学。

舱外航天服的设计寿命是一个保守的预估值,是基于大量测试数据得出的安全使用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到达这个次数就必须退役。航天服的实际情况需要通过每次使用后的全面检测来评估,只要各系统运行正常、安全性能达标,就能继续使用。

这种“超期服役”现象,恰恰证明了我国舱外航天服卓越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它不仅仅是一套服装,更是一个精密的生命保障系统,能够在恶劣的太空环境中为航天员提供安全保护。

随着老一代舱外航天服继续在轨服役,很多人关心它们的最终归宿。根据官方消息,这些承载着中国航天记忆的舱外服,未来将返回地球。

由于每套舱外服重达120公斤,通过神舟飞船返回并不现实。更可能的方式是等待我国新一代可重复使用飞船。今年即将首飞的“昊龙”航天飞机,或许将成为这些珍贵航天装备返回地球的专属座驾。

从舱外航天服的“超长待机”,到空间站防护体系的不断完善,展现的是中国航天稳健务实的发展理念。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从最初的10年,逐步延长到15年,未来更有望达到20年甚至30年。

在这背后,是无数航天科技工作者的默默付出,是对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舱外航天服的一次次“超期服役”,不仅体现了装备本身的可靠性,更彰显了中国航天在产品质量上的自信。

随着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这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舱外航天服,将继续守护航天员的安全,助力中国航天走向更深远的太空。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qk4Fp9abjHVtS1xCswoFMy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