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 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 和 John M. Martinis,以表彰其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隧穿(tunnelling)效应和能量量子化。
对于已经发展百年的量子力学摘冠这一重量级奖项,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审委员会主席 Olle Eriksson 表示,「量子力学同样极具实用价值,因为它是所有数字技术的基础」。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官方文件中提到,「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下一代量子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包括量子加密、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传感器等领域」。
John Clarke,1942 年生于英国剑桥,1968 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Michel H. Devoret,1953 年生于法国巴黎,1982 年获法国巴黎南大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及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John M. Martinis 出生于 1958 年,1987 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1984 年至 1985 年间,John Clarke、Michel H. Devoret 和 John M. Martinis 利用由超导体构成的电子电路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在该电路中,超导元件之间隔着一层极薄的非导电材料,这种结构被称为约瑟夫森结(Josephson junction)。通过精确调控并测量电路的各种特性,他们得以控制并探索当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出现的现象。流经超导体的带电粒子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得仿佛是一个充满整个电路的单一粒子。
这个宏观粒子状系统最初处于一种无需电压即可导电的状态。系统被困在此状态中,仿佛被一道无法跨越的屏障阻隔。然而,在实验中,该系统展现出其量子特性——它通过隧穿效应成功「逃离」零电压状态,其状态变化可通过电压的出现被检测到。
三位获奖者还证明该系统遵循量子力学预测的行为模式——其能量呈现量子化特征,即仅能吸收或释放特定能量值。
(注:资料来源于诺贝尔奖官网)
#诺贝尔奖
#量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