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压缩是一项由 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共同遵守的协议,也就是说 WEB 服务器和浏览器都必须支持该技术,所幸的是现在流行的浏览器都是支持的,包括 IE、FireFox、Opera 等;服务器有 Apache 和 IIS 等。双方的协商过程如下:
首先浏览器请求某个 URL 地址,并在请求的头 (head) 中设置属性 accept-encoding 值为 gzip, deflate,表明浏览器支持 gzip 和 deflate 这两种压缩方式WEB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判断浏览器是否支持压缩,如果支持就传送压缩后的响应内容,否则传送不经过压缩的内容;
浏览器获取响应内容后,判断内容是否被压缩,如果是则解压缩,然后显示响应页面的内容。
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发现压缩的比率往往在 3 到 10 倍,也就是本来 50k 大小的页面,采用压缩后实际传输的内容大小只有 5 至 15k 大小,这可以大大节省服务器的网络带宽,同时如果应用程序的响应足够快时,网站的速度瓶颈就转到了网络的传输速度上,因此内容压缩后就可以大大的提升页面的浏览速度。
我们的前端项目基于vue.js。开启压缩,需要前端代码和nginx同时配置。
前端配置
前端配置需要做以下几个步骤:
修改config.js,将build中的gzip开启。
安装gzip插件。
正常编译,可以看到gzip已经开启。
NGINX配置
nginx配置信息,只需在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中添加以下配置信息,然后重启nginx即可。
gzip 相关配置可放在 http{} 或 server{} 或 location{} 层级,若不同层级有重复设置优先级为 location{} > server{} > http{}
开启 gzip压缩
gzip on;
gzip http 版本
gzip_http_version 1.0;
禁止IE6进行gzip压缩(当然现在已经基本没有人使用IE6了)
gzip_disable "MSIE [1-6]";
压缩级别(1~9,一般为平衡文件大小和CPU使用,5是常用值,当然跟实际机器的情况有关)
gzip_comp_level 5;
最小压缩临界值(默认的是20字节)
gzip_min_length 20;
压缩通过代理链接的客户端数据
gzip_proxied any;
采用http协议版本 默认是1.1 ,对于1.0的请求不会压缩,如果设置成1.0,表示http1.0以上 的版本都会压缩。(如果使用了proxy_pass 进行反向代理,那么nginx和后端的 upstream server之间默认是用 HTTP/1.0协议通信的。)
gzip_http_version 1.0;
代理缓存压缩和原始版本资源,避免客户端因Accept-Encoding不支持gzip而发生错误的现象(现在一般都采用gzip)
gzip_vary on;
压缩文件类型(默认总是压缩 text/html类型,其中特别说明的是application/javascript和text/javascript最好都加上,若页面script标签的type不同则有可能发生部分js文件不会压缩,默认type为application/javascript)
如果有已经压缩的(.gz)或者提供静态文件服务,可以设置为on。如果不是这样,最好设置为off,因为这会造成额外的I/O开销。一个比较好的处理方式是放在location{}或server{}级别单独处理。
gzip_static on;
压缩结果数据流存储所用空间,下面表示以8k为单位,按照原始数据大小以8k为单位的16倍申请内存。默认值是申请跟原始数据相同大小的内存空间去存储gzip压缩结果。
gzip_buffers 16 8k;
结论
一切配置好之后,重启nginx,comnand+shift+r强制刷新浏览器,可以看到gzip已经添加。
参考文档:
脚本之家:https://www.jb51.net/article/120718.htm
OpenCountry:https://www.cnblogs.com/yingsong/p/6047311.html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