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纪录片《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三季导演手记 | 掌纹与叶脉——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拍摄手记

文|导演 张蕾

十年前,上海自然博物馆为我推开了一扇眺望生命奇观的窗。每一次驻足在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前,我的思绪总会飞扬——想象着它们鬃毛曾如何随风拂动,蹄子下曾踏过怎样沙沙作响的草甸;凝视热带雨林展区,仿佛能穿透玻璃,嗅到那腐叶与苔藓交织的、潮湿而蓬勃的气息。那些标签下的文字,像是一粒粒种子,悄然落进心田,萌生出对生命本真形态的强烈渴望:我无比想知道,它们在广袤天地间自由呼吸时,该是怎样动人的景象?这份源自博物馆的深切向往,终于在去年有了回响——我有幸赴海南拍摄纪录片,得以真切触摸到热带雨林里蓬勃的自然肌理。

(海南长臂猿家族)

当车轮驶入热带雨林的雨夜边缘,随曾念开教授寻找丛伞胶孔菌的探险启程了。当所有电子光源熄灭,一抹幽绿竟从白色小菇中悄然渗出。那一刻,时间凝滞,感官骤然苏醒:昆虫的低吟、叶丛间神秘的窸窣、雨点敲打阔叶的噼啪,汇成宏大而精微的生命交响;湿润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腐叶的微醺和苔藓的清冽,汹涌地涌入鼻腔。这不再是标本旁冰冷的注脚,而是环绕周身、触手可及的生命脉动!连黑暗中的未知,都化作令人心颤的悸动。这是博物馆永远无法复刻的、带着体温的生命气息。语言在此刻失色,唯有感官贪婪地汲取一切。我不再是围栏外的看客,而是磅礴生命力中一个微小却真实的参与者,与雨林同频呼吸,感受那份原始、野性、无比纯净的心跳。

(雨林的暗夜)

(在海南热带雨林拍摄真菌)

(丛伞胶孔菌的荧光)

目睹枯木尽头绽放的空中花园、被掏空却依然挺立的“通天树”、紧抱石堆倔强生长的根系……我深切领悟:自然绝非橱窗里的“展品”,它们是会痛、会呼吸、会奋力活着的生命。雨林的“高效”,在于每一片凋零的落叶都化为新生的养料;它的“神奇”,在于绞杀榕缠绕老树向上,最终在老树谢幕后,独自撑起一片新的森林苍穹。

(榕树绞杀)

随后的镜头里,我邂逅了诸多稀世之珍。海南长臂猿母亲怀抱幼崽哺乳时,眼中的温柔与人类母亲如出一辙;海南孔雀雉妈妈将绒球般的幼雏护在身下觅食,那份守护诠释了童年游戏里蕴藏的温柔与勇敢;稀树草原上,雄鹿静静守卫在怀孕的母鹿身旁,警惕又温柔的目光,照亮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这是生命代代相传中最本真的暖意。这暖意,瞬间融化了钢筋水泥赋予我的疏离,让我豁然开朗:野生动物的“珍贵”,绝非教科书上的文字,而是当你触摸到生命本真时,那份直抵灵魂深处的震撼与共鸣。

(海南孔雀雉妈妈把孩子护在身下)

(海南坡鹿在水边休憩)

十年前,博物馆的橱窗为我点亮了远方的星火;十年后,海南的热带雨林让我亲手触摸了自然的脉搏。我清晰地知道,我们守护的,从来不是静止的“标本”,而是为了让每一声长臂猿的清啼都能回荡山谷,让每一只坡鹿的幼崽都能在草原上自在奔跑,让每一束暗夜中的微光都不被湮灭——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应当如此热烈、自由、生生不息地绽放光芒。

纪录片《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三季先导篇

10月14日、10月21日、10月28日晚22:00

东方卫视“新纪实”栏目播出

看看新闻、看东方APP同步播出

编辑:符正豪

实习编辑:董芊汝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Ha-vZ0ERxYaWw8WxS9uOPIg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