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之初,我们就是奔着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来的,现在的做法也不过是回归本心。”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大艾盛”)副总经理熊礼明说。
2011年入驻浏阳高新区的湖大艾盛是一家致力于汽车内外饰件设计、生产制造、试验检测的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实现智能信息化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转型升级,主要在复合材料的研发与汽车零部件应用等方面发力。
浏阳高新区是长沙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其相关配套企业十分完备。熊礼明表示,依托园区汽车零部件的产业优势,能够实现行业内的交流学习,推动自身的转型升级。
▲熊礼明副总经理介绍湖大艾盛MES数据面板
1
回归本心,寻求创新与转型
“起初,我们是作为总公司非金属材料研发的延伸,从而成立的新公司。”熊礼明表示,尽管从总部过来的4位筹备人员都是研发设计的专业人才,但由于管理运营经验不足,面对刚刚建成的公司,复合材料的研发仿佛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让他们无从下手。
为了让公司先运作起来,2013年投产以后,湖大艾盛花费了两年的时间来拓展市场。“到了2016年,我们开始意识到,这似乎不是自己想要的状态。”熊礼明说,当时公司的各方面都已经逐步成熟,接单不少,但是利润十分微薄。他们开始反思,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在哪里?并试图寻求管理上的突破和产品的转型。
2017年,依托总公司的技术实力,以及市场上的以塑代钢技术已经由汽车装饰件发展应用到了结构件的情况,这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再不进行创新研发,公司将会被市场所淘汰。
“与2011年相同的是,我们仍然一心想着创新研发。而不同的是,我们将当年虚无模糊的东西变成了现实中在做的事情。”公司目前力图在复合材料的快速制造上实现低成本和高品质的结合,尝试将以塑代钢技术应用到汽车安全部件中,促进汽车更加轻便使用的同时也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除了依靠自身研发团队及博士团队的努力之外,湖大艾盛也将借助总公司的研发平台,推动其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屈贤明考察湖大艾盛
2
智能改造,优化管理与质量
除了加强研发之外,乘着“智能制造”的东风,2017年湖大艾盛还干了一件大事,将智能化设备和管理系统“装进”公司的生产工厂。
熊礼明表示,整个生产过程都是机械化操作,只需要人工辅助部件和工艺检验,这保证了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更确保了产品合格率和质量的提升,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除了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改造,生产管理也引进了基于云平台的 MES 系统(生产管理系统)。“工厂的所有生产信息和情况都会显示在这上面。”熊礼明站在生产工厂内的 MES 数据面板旁向记者介绍,数据面板上的内容包含机器工作进度、产品良品率等信息。
传统制造业的数据多,很难弄清楚,且成本代价高。如今引入 MES 系统,能够很清楚地清点企业资源管理的痛点,减少重复和浪费,实现有序管理。MES系统还能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分析和生产全过程数据的追踪,大大地提高生产成本控制能力和生产质量。通过这些智能化改造,可帮助公司实现设备效率提高3%、产品合格率提高5%、用工人数节省10人。
熊礼明表示,目前公司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智能化改造,接下来在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反馈到生产过程中,进一步优化生产。在设备、仓储、工艺等方面也将引入大数据分析,优化经营管理。
▲湖大艾盛生产车间
3
依托园区,推动行业互助交流
“园区有很多新材料研发和汽车零部件企业,都有自身的优势和长处,在管理、工艺等方面我们都有交流,会互相学习。”熊礼明说,园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及相关企业非常多,大家集聚在园区,方便交流与学习。
熊礼明说,湖大艾盛虽然到园区有几年了,但是新进来的企业也会带来更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些都值得学习。
目前,浏阳高新区是长沙地区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区,聚集了百余家汽车及零配件企业,产品辐射国内外主流汽车厂商。近年来,园区通过引进高质量项目,企业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使得园区汽车及零配件产品竞争力的显著提高。除此之外,园区也正着力于整车企业的引进,致力实现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为推动汽车零部件相关企业的发展打造更好的平台。
熊礼明表示,身处这样好的产业环境,通过与相关企业的接触交流,能够让他们更加清楚行业的发展方向,也能根据市场导向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依托园区汽车零部件的产业优势,推动自身的发展。
人物印象
从业15载,研发制造路上步伐更坚定
“在这个行业,我是从一张白纸开始的,慢慢的到现在已经可以书写一点自己的东西了。”熊礼明说。从2003年进入湖南湖大艾盛汽版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长沙总部工作,到2011年来到浏阳高新区带领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一路成长,熊礼明与湖大艾盛的缘分已经维系了15年。
熊礼明刚接触车身模具设计工作时,“白天设计完模具,然后就跑到生产车间去跟工人交流,有时还会引起他们的误解,他们认为我们搞设计的不顾生产实际。”熊礼明回忆起来自己都觉得有点好笑,跟生产工人交流完、得到反馈之后,晚上还要回来修改设计数据,这样紧张的工作状态维持了一年多。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就是当时做一个车身设计的项目,整个团队花费了一年多时间,就要对外发布数据时,客户突然反馈认为还有优化的余地。”熊明礼说,当时大家听到这个回复都有些急了,但客户需求第一,只能咬咬牙和团队继续改进。
“整个团队日夜不分地加班,最终在车身宽度部分增加了一公分。”熊礼明说,别小看这增加的一公分,一个数据的改动会影响到汽车整体设计,为了这一公分,团队花了15天的时间。
就是这样的改变让这个车型在市场得到了追捧,一年时间卖出12万多台。市场反馈的信息是:汽车空间容量很足,让人觉得很舒适。熊礼明到现在都还记得这个项目的每一个细节,这一个经历让他认识到客户需求是最重要的信息。
2011年,熊礼明和3名同伴来到浏阳高新区,着手建设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熊礼明怀揣着一颗研发设计的心,从最基础的制造生产做起,一步步去探索。直到2017年决定转型发展,熊礼明才觉得找到了自己真正的方向。
“工厂在一步步实现标准化,设计创新将赋予企业更大发展。”熊礼明说,七年的时光,湖大艾盛的厂房楼外墙已有了光阴的印记,自己也将踏入不惑之年。但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在研发制造这条路上步伐将更加坚定,共同迎接新的挑战和更好的未来。
原载于《浏阳日报》201809011期13版
作 者:金阳周刊见习记者 罗晓芳
编 辑:周逢波 审 定:李艳玲、宁琼雅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