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基本思路
在上篇中,我画了一张问题解决的思路流程图,将其中最初的部分剥离,就成了基本思路,也是问题解决的入门方法;
思路框架:
1:提出假设
2:验证假设
3:循环上述步骤
在提出假设阶段,要尽可能的多提出假设,并且不要提前设限,由于人不是全知全能的,所以在面对自己不够了解的事物时,容易做出主观性的判断,这会在一开始就限制了问题的解决;
举一个例子:
有个同事在遇到软件使用上的问题时,有时无法解决就会抱怨电脑本身有问题;最终在实际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发现,极少属于电脑自身的原因;
所以我跟这位同事说:你首先要培养的不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学会先破除这个心理,否则会无法踏出自己的局限,更谈何破局;
这位同事也让我最终发现了问题解决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
也要避免在未经验证的情况下,没有根据的给出(臆测的)解决方案;这样很有可能无法解决问题,也会造成时间与资源的浪费;
举一个例子:
我发现朋友的一个网站有点小问题,视频总是无法看完,就跟朋友反馈了这个问题;
我: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在观看视频时完整观看,要看完一个视频,要刷新好几次(我的移动宽带),不知道是否是云转码的原因,还是其他原因, 一旦加载中断,就无法继续加载了;
(解释:云转码是一个转码工具,用于将视频进行转码;)
朋友:我个人认为是云转码的问题,我们之前设置是三挡,但是从540切720或者1080的时候一定会卡顿一下;所以我统一设置1080,但是码率调低;
(解释:540/720/1080均是视频的清晰度设置,在看视频时可以选择的720P即是指这里的720)
我:我用移动宽带,从来没有完整看完过一个视频,10分钟以内的基本卡3-4次;更长时间的就更多次数了;你要是看一个剧集,要刷新个七八次,你还来这里看吗?
朋友:现在想到的办法可能是升级一下这个软件;
我:可以去问一下开发者,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不一定是软件版本的原因;
(解释:在这里,我使用了一个问题解决中的重要原则:适合的人原则,如果一个问题不适合自己解决,那就将之交给适合解决的人;)
朋友:这会不会是带宽问题?
我:带宽,不太可能。我凌晨看的时候,也有这个问题,2点后,用户都没了。我看看是不是播放器的原因;share本来自带一个播放器,我试试用解析来直接播放m3u8,(在测试后。。。)不是播放器的原因,我换了一个解析来播放m3u8同样会在中间卡住;
(解释:m3u8是一种类似于视频索引的文件,很多视频网站都在使用,比如youku、iqiyi等)
朋友:会不会是清晰度,我这几天统一调720试一下?
我:你没调成1080之前,这个问题就存在了,540也有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能想到的原因,都不是;只能去问开发者,是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还有是否知道原因。
朋友:群里要么说带宽要么说机器问题;
我:不可能是带宽问题;要确定是否是带宽问题,非常简单,只需要在闲时去看看就行了;机器问题是什么意思?是配置不够的意思吗?
(解释:这样确定是否是带宽问题是不够专业的,应该先通过服务器调查带宽及各时段带宽的占用情况,然后在绝对闲时进行测试;)
朋友:是这意思。
我:很难是这种原因,要排除这个原因,也很简单,去找找有没有谁家用新版本并且机器性能好的,用他的来看看,是否也会断就知道了;
每次转码后,都会生成一个m3u8以及对应的一堆切片文件,应该是这样的;
(解释:上面解释了m3u8文件更像是一堆视频分段文件的索引,切片就是这样一个分段方法,可以让视频播放时只加载自己需要加载的部分,减少带宽占用;以上是不专业的解释。)
朋友:是。
我:你可以让技术帮忙,从服务器里复制出来一部分,到另外一个服务器里,然后用新服务器的地址访问一下试试;
第一步要去服务器拷贝一部分m3u8,最好20个以上,保证测试样本;然后放到其他服务器上,这样m3u8会有一个新的地址,用解析可以测试访问,解析可以直接读取m3u8,这样可以排除带宽和机器各种问题;
最好是问开发者,还有其他使用者,用他们的实际来测试,就可以知道是不是自己这边有什么问题了,假如都有问题,就是软件的问题。
朋友:目前先我联系一下开发者和其他用户,再问问我们的up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我:对,问问其他用户,排除一下我个人的原因,我是移动宽带。
二:两种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
工具在解决问题中,在获取必要信息及实际解决问题等流程中都很关键;在这里,工具指广义的工具,包括解决问题中使用到的方法、具体工具及思维;
我们每个人都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工具,包括经验总结出的方法论及个人积累的知识库;这些基本的知识及方法论,是解决更大范围及更为复杂的问题的基础。
一般来说,工具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法:
1:通过工具找对应的问题;先有工具,后寻找对应的问题;比如有一个工具库,然后去问题库内去寻找每个工具对应的问题;
2:通过问题找对应的工具;先由问题,后寻找对应的工具;比如有一个问题库,然后去工具库内去寻找每个问题对应的工具,如果无法找到,则扩展工具库;
第一个方法是正向的逻辑,正是大多数人擅长的,第二个是逆向的逻辑,据我个人根据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推测,应该不是大多数人擅长的;也就是我们擅长学习,而不擅长将知识真正应用于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学习时,你是知道B知识是用来解决A问题的,但是真正遇到A问题时,你是用不上B知识的。
在这个公众号内,有一些描述何谓真知的一些文章,可以读一读;
在实际使用工具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对工具的使用水平并不是随着时间而不断升高的;大概是下面这种曲线:
在开始使用工具时,因为需要,对工具的熟悉度会有所上升,开始使用后,随着熟练度的增加,使用水平还会继续上升,直至到达某个达到某个可以满足需求的点后,使用水平便会开始进入一个稳定的维持阶段;
在我遇到的多数情况下,我发现进入稳定阶段时,仍处在一个较低的使用水平阶段;
应该建立一个使工具库平均使用水平上升的机制,在每次进入稳定阶段后,就开辟一条新的上升曲线。
描述一下是怎么样发现这个问题的:
有个同事,遇到了一个奇妙的问题,同样一个工具,他的表现跟其他人的表现就是有所不同,当有读者看到这里的时候,应该会想:肯定是设置不同啊!
但是事实是,就是没有人想到是设置不同,因为不碍事,都随便听听就过去了;
我在听说后,认为这个现象是有原因的,在研究后,才发现,确实是某个设置引起的,然后我进一步研究了这个工具,发现了更为合理的使用方式,让我们对这个工具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
这个故事告诉我:在真实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尤其是面对自己不熟悉的事物时,有一些经验或理性,是无法有效发挥作用的;
所以,我们要建立不受限制的逻辑思维,而不是容易受到限制的经验思维,在经验无法满足我们的情况下,就要突破经验的限制,返回去使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基本方法与基本原则。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