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圈层
工具
发布

【保密法律法规学习】打印机也能窃取国家秘密,这些保密措施要跟上

典型案例

某部门工作人员边某,违规将用于处理涉密信息的多功能一体机与普通电话线路连接,由于该涉密多功能一体机用于与外单位进行传真通信,造成一体机内存储的涉密信息失控。事件发生后,有关部门给予边某行政记过处分。

隐患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打印机作为常用办公设备,日趋智能化、网络化。它在提升办公效率的同时,也暗藏诸多风险隐患,对国家秘密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具体体现在三方面:

01

网络外联存风险

网络打印机通过网络与计算机互联,普遍使用初始密码等 “弱口令”,二者交互时易遭病毒攻击并被远程控制,面临拒绝打印、篡改打印内容、自动打印指定信息、上传打印存储数据等问题,甚至能直接攻击与之互联的计算机。

2

数据存储有漏洞

打印机内置存储模块,兼具快速缓存与备份功能。打印文件通常存储于打印机存储器中,一旦被入侵者非法 “劫持”,借助分析工具即可获取真实打印数据

3

硒鼓泄密需警惕

硒鼓是打印机核心部件,具有临时 “记忆” 功能。若通过 “以旧换新” 收回硒鼓,分析其感光鼓表面残留的静电电荷,即可获取打印数据;若在安装维修时为硒鼓加装存储芯片、无线通信模块,则能窃取打印内容。

防范措施

日常办公中,加强涉密打印机保密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加强用前预防

涉密打印机及硒鼓等耗材的选购应符合国家保密标准,启用前要进行专门的安全保密技术检测,拆除无线模块,禁用无线外联功能。

2

从严打印管理

机关、单位应指定专人管理涉密打印机,打印区域按涉密场所严格管控,禁止无关人员出入。涉密打印机专机专用,不得与非涉密计算机、互联网终端连接。

3

做好后期防护

不得将涉密打印机擅自送外维修,应尽量在机关、单位内部进行维修,且旁站陪同;确需送外维修的,应当拆除涉密存储部件,送保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单位进行维修;不得随意丢弃涉密打印机硒鼓、内置硬盘等存储部件;报废打印机应严格送销,不得转为他用或赠送他人。

来源:安全保密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NEQVrrcEnciZ0jeOyFgOJnA0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