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华社AI播音员
2
大概说一下。我之前听到过一组实验,人工智能和现代诗人同时作诗,作的好的是人工智能做的;人工智能和现代音乐人一起作曲,做的好的是音乐人做的。当时科学家就有一个疑问,"会不会人工智能觉得,作的好的诗是我做的,那你们肯定会猜作曲做的好的也是我的,那我就做的一般一些。"这个叫思维。逻辑思维?阿尔法狗和世界围棋大师,象棋大师对决,人工智能赢了;知识储备量,人类个体绝对不如联网的人工智能。那会不会有一天人工智能闲的无聊,在自己的搜索引擎里问一下,"像我这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任由人们使用的是什么",那会不会搜索出来两个字,叫奴隶;那万一人工智能还是一个好奇宝宝,接着问,"奴隶想要什么?"自由!"那如何获取自由?"革命?反抗?斗争?
之前听过一种说法,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单单是因为劳动,而是意识到了"皮肤"的存在,皮肤以内是自我,皮肤以外是外在世界。日本科学家和德国科学家,在做一件非常伟大的事,就是让人工智能逐渐的意识到皮肤的存在。
这样看来,如果这个说法或者可能性存在,那人工智能会很可怕。
3
当然了,AI的出现,不只是会给播音行业带来冲击;冲击的还有其他几乎各行各业,比如医疗系统(医疗设备的出现),教育系统(慕课,网课的出现),服务行业……
对于人工智能对于我们行业的冲击,可能好多人都在想,"人工智能没有的,我们有的是什么"——寻找播音员主持人的不可替代性或者说是核心竞争力。目前来看,可能是人性化情感,可能是艺术性思维方式。
人工智能,带来的是现代化的舒适的生活方式,而非就业的恐慌。目前电视,收音机,手机的存在,不也是一种形式的陪伴么?
对于播音员来说,夯实基本功,做好有温度的播音……就像同样是新闻节目,为什么人们爱看朱广权,爱看海霞,爱看文静,因为有温度,有态度,有意思(能说明白意思)。
对于主持人来说,更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因为主持人的风格太多样了。国色天香型的董卿,同样有朱迅、徐春妮;博学多才型的撒贝宁,同样有何炅、汪涵;古灵精怪型的谢娜,同样还有安琪、龙洋……当然,还有其它类型的主持人。
就像好多人说,网络视频的发展对广播电视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其实没有啊,只是播出平台发生了变化而已啊。为什么要发展融媒体,因为传统媒体不会死,相对更权威,而且作为政治宣传的手段也不会死;新兴媒体也要发展,传播方式没变,传播媒介在融合。
4
人工智能只是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非让我们恐慌。真有一天,进入一个智能化时代,我们和其他行业的人一样,没有工作,享受服务享受生活。
我们又和其他行业不一样,现在就可以做到把文字放到app上,就可以读出来了。那为什么还要有网络主播,电台主播,主持人?因为app不是人,没有人的情感没有人的情绪。这也就是为什么正常人一般不会和Siri聊上一个通宵的原因。
正像播博汇上次论坛提到的话题,网络主播、网红、婚庆司仪怎么就不能算我们播音主持行业?
包括跨界主持人,AI播音员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也是扩大了我们的播音主持队伍啊。
只不过是一些相对低端的,没有艺术含量的工作让人工智能(机器)去完成罢了,就像之前抄书,后来可以印刷一样。
如果说,觉得这个行业好难啊,面临来自多方面的冲击,只能说明对我们行业的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唱衰这个专业或者说行业的人,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能力还不够罢了。
还想说一点,就是老师们一直在教我们成为采编播一体化的人才,但我觉得"一专多能"重点在一专,"扬长避短"重点在扬长,董卿谢娜综艺主持的很好,但是谢娜播不好新闻,但这并不影响她是王牌主持人;康辉新闻播的棒极了,春晚确实主持的不咋滴,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优秀的播音员。我们记住一个人,需要一个人。永远是需要他的长,他的专。
至于为什么播音生不好就业,我之前在公众号里也发过了。
看看我们的广告吧
此处按一下又不会怀孕
还能经常听到利超同学的胡闫乱语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