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习
活动
专区
工具
TVP
发布
精选内容/技术社群/优惠产品,尽在小程序
立即前往

“互联网+”让地震监测更加准确和及时

”互联网+“的理念是2012年11月提出的,目前已上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曾经于2015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互联网+地震“论坛,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了”互联网+地球物理“的基本概念、顶层设计和智能地球物理研究的构想。基于互联网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影响下,地震监测工作无疑是互联网技术的受益者。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和地震出版社联合编制新版《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

基于互联网技术,我国的地震台网建设使得地震监测工作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和全球化。首先是通过国际合作,促使了国际互联网的接入。尤其是通过中美之间的科技合作,我国的地震监测台网不仅实现了数字观测技术方面的国际接轨,而且实现了国际互联网的成功接入。其次,互联网环境下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模式。随着”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的实施,我国自主研发的数字地震仪开始大量投入使用,全国36个大震速报台站通过计算机联网,不再使用电报方式,也不再使用纸介质或磁介质报送编目资料,从而使速度和水平均得以显著提升。最后,地震监测行业网基于IPv6技术,在计算机网络方面为该系统奠定了物质基础,全面实现了各台站与各区域地震台网中心之间、个区域中心之间与国家地震台网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

166个国家测震台站分布(截至2016年12月)

基于互联网的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有4大技术系统组成。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是中国新一代地震监测的核心组成部分,拥有各类先进的技术系统,用于中国地震台网的日常管理和资料产出。这些系统在人工速报、自动速报、统一编目、波形管理等方面均发挥了中哟啊作用。主要包括:地震参数自动测定系统QuakeSpy,全国统一地震编目系统,大震应急数据产品产出与汇集系统,以及其他大型或小型的系统,如波形数据管理和处理系统等。

基于互联网,提供地震数据与信息服务。互联网的根本功能是提供公共的或私人的高水平信息服务。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成果,基于互联网可以得到充分展示,地震科学数据的共享与服务可以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地震数据和信息服务”无往不利“。提供的服务包括:传统互联网模式下的地震数据服务、基于国际数据协议的地震数据服务、基于社交软件的地震数据服务等。

陕西地震台网测震台站分布

注:截至2016年12月,共计31个测震台站,含国家台4个,区域台27个

”互联网+“时代下,地震监测的未来和展望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层出不穷,不仅在地震监测领域,而且在地震预警、地震应急、地震科普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空间。例如,利用互联网实现多种计算方法对不同区域和震级范围内地震震源机制解读的联合测定和快速产出,利用大数据分析进行天然地震与人工事件(如爆炸、塌陷)的波形匹配与事件甄别,利用互联网建立地震灾情应急处理系统,利用弹性云计算平台通过噪声互相关方法创建虚拟地震等。

总之,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与动力,”互联网+“更为地震监测事业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环境。基于互联网,地震监测的基础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将会不断提升,地震数据服务产品也会不断创新。

  • 发表于:
  • 原文链接https://kuaibao.qq.com/s/20181201A0VBYN00?refer=cp_1026
  • 腾讯「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是腾讯内容开放平台帐号(企鹅号)传播渠道之一,根据《腾讯内容开放平台服务协议》转载发布内容。
  • 如有侵权,请联系 cloudcommunity@tencent.com 删除。

相关快讯

扫码

添加站长 进交流群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

扫码加入开发者社群
领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