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9年。
2019年,刚刚刷屏的新年贺词提到,“今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多已经退休,大批“00后”进入高校校园。”
2019年,最年轻的一批80后已经“三十而立”了。
代际更替就在如流的时节中完成了。
在学校受教育,毕业后工作,工作35年左右退休,这样的更替还能持续多久?
教 育/工 作/退 休
2个世纪以前,机器的发明和普及令工人们丢了饭碗。工人们把失业的怒气撒向机器,因此还产生了砸机器事件。
最近,国际劳工组织在报告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未来10年,一半的工作任务都将被人工智能安排,而国际劳工组织要保护的是“工人”不是“工作”。换句话说,他们要做的不是教人砸机器,而是使人懂得如何驾驭机器。
畅想一下,重复性、事务性的“低层次”工作都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人就充分发挥创造性、主动性做些“高层次”的工作。这在未来10年已是可期可盼的了。
等到21世纪的30后“三十而立”之时,人工智能毫无疑问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了吧?
我的外公是20世纪的“30后”,他一从学校毕业后就响应号召被分配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扎根于此,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在医院工作了一辈子,直到2年前做了一场手术后才不再坐诊。
这是一段典型的人生经历,“在学校受教育,毕业后找工作,工作35年左右退休”。
但是,对于21世纪的“30后”,谁也说不好他们什么时候退休。因为受教育、工作、退休已经完全模糊和重叠了。
个 人 的“转 型 升 级”
今年新年贺词的金句是“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
在这个奔跑的年代,教育真是“终身化”了,一技之长不能保证安身立命,今天的“一招鲜”明天也许就过气了。工作和退休的界限也模糊了,退而不休的大有人在,年纪轻轻退休的也不少,三两个人,甚至一个人就组成了工作单位,咖啡馆或者家里就是办公室。这还只是80后奔跑的时代。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现在世界上60%的人还不具备转换工作角色的能力,这意味着一个厨师如果被人工智能取代,他也不知道怎么“转型”,于是就“失业”了。
中国经济正在全力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个人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当现在的工作被人工智能替代,还有转换角色的能力;当大部分工作被人工智能承担,还能担起少部分只有“人性”能胜任的工作。
如果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那么人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成为人工智能的设计者、创造者和主宰者。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时代也在努力奔跑。
想起2016年最高领导人的一句话,“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与2019年的你,30多岁的80后,共勉。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