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音乐圈有一条鄙视链:玩古典的看不起玩摇滚的,玩摇滚的看不起玩通俗的。
晓晓自从听说了这条鄙视链,就自诩是听古典的——暂时还不敢说是“玩”古典的,只能说是“听”古典的,对那些当红的流量明星不屑一顾,对那些追星族同学不屑一顾,对我这个只听上世纪末流行歌曲的音乐爱好者更是不屑半顾。
晓晓的手机里载了不少肖邦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动不动跟我讨论各家风格与演奏者的得失,弄得我常常接不上话。
昨天在我的车上,晓晓用手机播放贝多芬的《悲怆》第三乐章,我说这个曲子不错,夸她听音乐越来越有品位。她换了三个不同的版本给我听,问我喜欢哪一个。我说喜欢第一个,她哈哈一笑说:第一个是用软件合成的,不是人演奏的。
啊?软件合成的?惊讶之余,我几乎有点愤怒。
其实我听不出演奏水平的高低,我选择第一个版本是因为音色。后两个版本也许是制作的原因,多少有点杂音,音质不是很好,而那个软件合成的版本音色纯净明亮,听起来很舒服。
人类的演奏,不仅受制于演奏者的水平、演奏时的身体与心理状态,还受制于录音环境与录音设备,而这些,人工智能都可以不受干扰,人工智能只有数据,只要软件足够先进就一切OK。
人类最大的优势也许是在于丰富的情感,因为人工智能是没有情感的。但是人工智能虽然没有情感,却可以模仿人类情感的表达。对于同一个乐曲来说,人类情感表达的方式不过是轻重缓急而已,而轻重缓急却是人工智能可以模仿的。
如此说来,选择人工智能版本为最喜欢的版本既不丢脸更无须愤怒。
但我的愤怒其实在于:令我感动的音乐,其实是冷血的。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