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AI成为了抢眼的关键词,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深化,机器人等前沿科技与医疗领域融合持续加强。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它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进行一系列的医疗诊断和辅助治疗,在有效的缓解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
随着《中国制造2025》、《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发布,医疗机器人等高智能医疗设备成为了未来几年我国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在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和医院,目前正在形成全球最大的数字化医疗设备消费和竞争市场,医疗机器人的前途不可估量。此外,在医疗机器人产业在我国有着独特的临床、政策、产品优势:我国临床资源丰富,临床试验环境相对宽松,是我国推进医疗机器人产业开发的有利基础条件。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医疗机器人的应用形式纷繁,目前业内将其大致分成四大类: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辅助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在传统手术中,医生和病人都会受到不同的煎熬,医生需要长时间手持手术工具并保持高度紧张状态。
而由于人工操作精度不高,病人会在手术中遭受额外的创伤。而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可以极大的缓解这两个问题。
目前手术机器人占据了医疗机器人的60%以上的市场份额。预计2020年全球医疗机器人营收规模将达124亿美元。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行动障碍的患者(如因脑卒中、创伤性神经损伤、脊髓损伤、肢体残疾、老龄化引起的行动障碍等)进行高效治疗和康复。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衰退,脑血管疾病、骨关节病、脑卒中等发病率和致残几率增高。另外,长期以来慢病患者急性期治疗模式导致慢病致残率越来越高。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社会,未来的二三十年里,将会有4亿多60岁以上老年病患者以及5亿以上慢病患者需要康复治疗。
辅助机器人一般指能够辅助医疗过程、扩展医护人员能力、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资源投入、提高医护过程或者医药生产过程效率的医疗机器人,包含了配药机器人、诊断机器人、胶囊机器人等。目前,国内辅助机器人相关企业占了全部的17%。但是,该领域同质化程度小,行业格局远未成型,后来者入局机会较大。
服务机器人可分为ToB与To C两大场景,医疗场景To B的机器人是服务于医疗机构、医生、医护人员,如物资配送、消毒,其次包括一些自助的配备诊断检测功能如血压仪、体温计等设备的终端,可以通过AI、物联网等技术将数据传输给医生,降低医护的工作负担,提升效率。
服务机器人更偏向于需求驱动创新类型,即从医疗场景的痛点,反向驱动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去迎合医疗场景的痛点。
现如今互联网大佬们纷纷看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创业者们更是早早就瞄准“AI”领域,近年来行业+AI的模式正被广泛应用。在整个人工智能产业中,医疗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其中较为成熟的领域,是一个值得创业的方向。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