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能够在有模式可依的领域中部分或全部替代人脑;而需要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创作,则是人工智能的短板。
不过,随着算法的迭代和进步,如今的人工智能也具备了“创造力”。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五届思勉人文思想节主题论坛上,微软小冰首席科学家宋睿华博士带来了几首微软小冰创作的诗词,据她透露,除了写诗之外,微软小冰还能谱曲,甚至能在和网友的聊天中说出“爱情就像脂肪,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这样充满趣味又略带哲思的话语。
这引发了场上文科教授们的深思:人工智能真能写诗了?它能理解诗词背后的意象和情绪吗?
如果算法也能创作,人文的优势在哪里?
微软小冰是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于2014年提出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算法工程师们为它建立了情感计算框架,经过几年的迭代和训练,如今的它不但可以和人闲聊打趣,还能吟诗作对、谱曲唱歌。宋睿华博士带来了小冰的诗作之一:在花里表演,扬起明亮的羽毛,静静地翕动着,所有生命的期限。诗作旁还有配图:几朵紫色的花盛开在茫茫白雪之中。
宋睿华博士介绍说,其实小冰就是根据这幅画赋诗的。“羽毛指的就是白雪,诗作的意象也很符合冬天。”据悉,2017年,小冰还出版了一本完全由人工智能创作的原创诗集。
“人工智能真的能比人类写得更好吗?”我国著名作家、上海作协专职副主席孙甘露提出了质疑,“从文学专业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打油诗实在作得很差。”这得到了场上诸多文科教授们的认同。“也许,人工智能能够写得比网络写手更好一些。”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毛尖认为,相比于严肃的文学创作,这更像是一种娱乐。
归根结底,诗词并不仅仅是语言的堆砌,它的背后更有情感、有逻辑、有表达。孙甘露举例说,以古诗词为例,大漠、沙场、家国这些词汇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个人情感紧密相关,所表达的是非常“人性”的内容,而读者的解码过程也是“人性”的,而不仅仅是几个意象的简单叠加和传递。“这种诗纯粹是为了证明我能写。”孙甘露说。
技术专家坦言,作诗和创作之间还有很远的距离
那么这些诗是如何完成创作的呢?宋睿华博士解释说,其实整个创作过程只是在训练算法。首先,算法工程师们会训练出小冰的图像识别能力,并让小冰根据图像中的内容描写出诗的第一、第二句;至于诗的末两句,为了增加意蕴,他们会让小冰根据前两句内容进行引申和拓展,而这种发挥也是依赖于工程师们为小冰提前准备好的诗词数据库。“目前,这个数据库中有500多首现代诗。”宋睿华说,受制于数据库的限制,小冰作诗往往会引申到爱情、孤独等情感上,有时候看着牛头不对马嘴,有时候又显得有些“陈词滥调”。
这种创作并不等同于文学家们所认为的那种创作。宋睿华坦言,作诗只是科学家们测验算法模型的一种手段。“人类的语言和思考活动会依据一定的符号和模型进行,科学家们一直在试图找到新的、更好的数学模型来理解人类的语言模型。”宋睿华说,而诗是这种模型的主要表现载体之一。早在60多年前,人们已经开始尝试用代码来写诗了,在日本还有机器人写诗大赛,比的其实不是文学性,而是算法对人类语言的匹配程度。因此,文学家们大可不必对人工智能如此警惕。
编辑:沈小莎
领取专属 10元无门槛券
私享最新 技术干货